美文网首页
郑均大道

郑均大道

作者: 韩玉琢 | 来源:发表于2019-12-30 15:34 被阅读0次

    李白在《任城县厅壁记》中称任城为“青帝太昊之遗墟,白衣尚书之故里”。恃才自傲的李白,把白衣尚书与青帝太昊并列,足见李白对白衣尚书之敬重。

    白衣尚书是东汉时期济宁人,名郑均,父母早亡,有一兄做县吏,时常收受贿赂,替别人行方便。郑均劝兄为官要清廉,其兄贪念难改。郑均决意脱籍为奴,靠出苦力挣钱。一年后,郑均把苦力钱给了哥哥,并且说: “这是干净的钱,可以花用。财物没了,可以挣,清廉丢了,难再复。”哥哥感其言,遂成了一位干净的官员。这就是历史上郑均悟兄的故事。郑均悟兄的故事很快就传开了,当地郡守举荐郑均为官,郑均不从,躲了起来,后来惊动了皇帝肃宗,肃宗昭示天下,郑均不得不进宫为官,做了尚书,经常侍奉皇帝左右,因品德高尚,为官正直,深受皇帝喜爱。数进忠言,肃宗皇帝皆用。郑均年老,请辞还乡,肃宗不允,数请,肃宗允之,以衣冠相送。第二年兖州一带遭遇大旱,肃宗皇帝亲往赈灾,途经济宁,到郑均家中,劝郑均复出。郑均以年老体衰,行动不便为由,不能受命。皇帝赐其终身享受尚书俸禄,依惜告辞。郑均赋闲在家,已是无职白人,所以当时人称他为“白衣尚书”。

    李白对郑均的崇拜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孝”。郑均的哥哥去世后,郑均承担起抚养贫寒的寡嫂及其孤儿的责任。待“老嫂”如母,视孤为子,《东观记》上说是“并门”。 “并门”就是把已经分开另过的两家合成一处,我的就是你的,再成一家人,由此看出郑均是轻财重情之人。

    济宁人民为了纪念郑均建有“白衣堂”,堂舍不在,街名还续。太白桃园倡导的是李白文化,呼唤的是风正气清,多条道路的命名都与李白有关,其中一条道路名为——郑均大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郑均大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udmo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