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西方的情人节,情人之间互相传递爱情,此情应此景,过去人们羞于“爱的表达”,甚至有人提倡“爱,要大声说出来”。后来,当“爱”被广泛使用时,爱却失去了本来的意义,甚至陌生人之间随便一句沟通,就会收到“爱你哦”这样的词语,但这种爱却不是发自内心。因为真正的爱难以用言语来表达,因为爱的真诚和伟大,当爱被表达出来的时候,又多少有些变味,相比现在口中的爱轻而易举说出,我还是觉得以行动来为爱证名更为合适。
作为一名老师,当然离不开对学生的爱,但是当这种爱天天挂在嘴边的时候,爱则成了形式与累赘,亦或被功利化。
很多老师有这样的疑惑,他们说,我对于学生已经足够爱了,但学生似乎并不买账,为什么呢?因为可能你对学生的爱是“苦口婆心”式的爱。常常把爱挂在嘴边,以“爱的名义”“为学生好”的名号给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这样的爱,是被动的,甚至有老师以爱的名义对学生进行体罚,这样的爱不光沉重,还给学生无形的压力。
真正的教育之爱,一定是春风化雨般,润物细无声。爱的方式有多种多样,教育之爱考量的是教师的智慧,对,爱也需要智慧。
在教育中,爱这个词语可以被忽略,但对于学生的情感则需要放在第一位。
比如,对于一位自卑的孩子,当他没有自信的时候,也许你无需言语,一个鼓励的眼神,就会驱散阴霾,让他心里亮堂起来。对于孩子们身上的缺点,你想让孩子们纠正,直接告知式不如适时点拨,让孩子们从内心明白自己身上的缺点,并且下意识地去主动纠正。
比如,一个学习特别优秀的孩子,身上免不了有些傲慢。假如老师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孩子的缺点,孩子不但不会改正,反而会更加傲慢,因为自尊心受到伤害的他,也许并不认同你对他的看法。对于这样的孩子,在他们犯错误的时候,适时点出来,让孩子们真切地认识到“傲慢”并不是一种优秀的品质,甚至会阻止自己走向卓越,他们自然乐于改正缺点。
再比如,对于贫困的孩子,当你要给他帮助的时候,一定要保护孩子们的自尊心。在这一点上,我曾经犯过错误,我带的孩子们大多是农村留守儿童,有小部分孩子是单亲家庭,考虑到孩子们的家庭经济状况,我会经常会联系一些爱心人士,为孩子们捐赠一些衣物。以往都是把个别孩子叫到办公室,然后偷偷塞给孩子们衣服,他们非常高兴也乐于接受。某天因为忙碌,我直接在教室里让孩子们选择适合自己的衣服,孩子们看起来有些唯唯诺诺,谁也不愿意主动选择,即使我硬塞给一些孩子衣服,有个别孩子也都委婉拒绝了。从表面上看起来,他们似乎并不缺什么,我瞬间意识到,原来孩子们都不愿意承认自己家庭贫穷。这一次资助,显得有些不愉快,吸取教训,在以后,每每资助孩子们的时候,我会特别顾及孩子们的面子,这样,在他们内心,才更愿意接受,也能真正帮助到他们。
爱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是每一种每一样都不必说出来。
再比如,对于学习差的孩子来说,听课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一场灾难,但教育并不是大多数人亦或少数优秀学生的权利,而是所有人的权利,即使他们学习成绩不佳,也具有同等受教育的机会,作为教师,往往容易忽略一部分差生。我在课堂上,为了给一些学习较差的学生创造回答问题的机会,特意设置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问有所答,这样,这些孩子才会感觉到自己是课堂上的一员。对于差生,也许大多数老师采取的是“批评+惩罚”的方式,但在我看来,表扬的方式似乎更加行之有效,你不要期望孩子通过你的一次表扬就能转化为好学生,这个过程一定是循序渐进的,以表扬的方式促进孩子主动学习的内驱力,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当然,对于一些好动活泼的孩子,是要采取“批评教育”的方式,让他们达到“动与静”的平衡。对于这类型的孩子来说,是可以适当在公开场合批评的,因为他们几乎不把老师的批评当回事儿,甚至不过几分钟之后又忘记了。
针对不同的孩子,爱的方式不同,好的教育并不是把“最好的”给孩子,而是给孩子最需要的东西,所有的爱不必大声说出来,除非你想在“爱学生”这件事上获得一些名誉或者地位等。对于孩子们的爱,也并不需要让孩子们铭记一生,用爱的力量促使他们向着好的方向转变,这就足够了。李镇西老师说,教育的爱是没有功利的,有了功利就不叫爱。因此,教师无论对学生多有爱心,都不必挂在口上,更不必让学生感恩戴德。
对于学生的爱,没有高尚之说,也没有无私之意,一切都是我们做教师本就应该做的。
爱,不必大声说出来,以“爱”促进学生得到最大的转变,是我们的本职工作使然。这一点,我们得效仿天地,天地给我们提供阳光、空气、雨露等生命存在的必然物质,但从求任何回报。
我们做老师的,对于教育也应该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初心,做我们该做的事。
2021年2月14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