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3---君士坦丁堡之战(罗杰-克劳利)
波澜壮阔、直指宇宙尽头的《三体3-死神永生》是以一场古代的攻城战开篇的,小说赋予了那场战役非比寻常的意义,不是政治、军事或宗教上的意义,而是另外一个维度上的特别:
魔法时代开始于公元1453年5月3日16时,那时高维碎片首次接触地球;结束于1453年5月28日21时,这时碎片完全离开地球;历时二十五天五小时。之后,这个世界又回到了正常的轨道上。
即使抹去刘慈欣晕染的传奇色彩,那一战在西方历史也有着非常特别的意义。那一战,是君士坦丁堡之战。1453年5月29日,君士坦丁堡陷落,罗马帝国的荣光彻底落幕,有人将这个时刻视为欧洲中世纪的终结。
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堡被定为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在地中海东岸屹立了千年之久。在1453年之前的1123年间,君士坦丁堡被围攻过23次,只被攻陷过一次。那次攻陷它的不是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而是同为基督徒的第四次十字军。1204的沦陷让东罗马帝国元气大伤,而1444年的瓦尔纳战役则为它敲响了丧钟。穆拉德二世在瓦尔纳战役中彻底摧垮了十字军,这让西方基督教彻底失去了东征的勇气和决心,君士坦丁堡彻底成为了伊斯兰世界包围的孤立飞地。
事实上,1453年的君士坦丁堡已经是强弩之末。帝国海军司令没有舰队,陆军总司令麾下的士兵屈指可数。君士坦丁十一世虽然号称东罗马帝国皇帝,但他的帝国疆域只有都城和周围郊区、少数几个岛屿以及伯罗奔尼撒的若干领地。而他们的对手,是如日中天的奥斯曼帝国以及野心勃勃的青年君王穆罕默德二世。
从一组数据上可以明显的看出对战双方的产局:君士坦丁堡之战,奥斯曼帝国出动的士兵差不多是15万到20万,而君士坦丁堡的守军,只有不到8000人。
再坚固的城池,也是需要人守的。作为基督教大本营的西欧已是一盘散沙,各方势力都在计算着自己的利益,君士坦丁堡已经没有外援了。
罗杰-克劳利在《1453-君士坦丁堡之战》中为我们全景描摹了这一场战役,真的很难想象,是要梳理多少资料才能将一场发生在500多年前的战役描写的如此详细。在追溯了东西方两大文明的恩怨纠缠之后,从战役开始之初就是以天为单位来叙事的,战役之初的标题为“世界末日的恐怖号角:1453年4月6日-19日”,而战役结束之时的标题则是“一捧尘土:1453年5月29月日早上6点”。
这本书的精彩不仅仅在于尽可能复原了整场战役的细节,让读者身临其境般感受到了历史转折时刻的紧张和沉重。更难得的是,罗杰-克劳利有着非常出色的文笔,能够如行吟诗人一般将湮没在历史尘埃中的过往娓娓道来。做个不大恰当的比喻,罗杰-克劳利有点像司马迁,兼具史学家的史才和小说家的笔法。比如眼看着奥斯曼帝国正在紧锣密鼓的做战争准备,罗杰-克劳利突然轻轻拨动手中的竖琴,带我们看了看周边的风景:
在工地周围、博斯普鲁斯海峡沿岸,春天已经降临:在树林茂密的山坡上,紫藤和紫荆树正在吐艳;栗树的花朵像白色的星辰;在宁静的夜色中,当月光照过熠熠发光的海峡时,有夜莺在松树从中唱歌。
坚城终于沦陷,征服者纵情抢掠,失败者四处奔逃,所有的故事即将落幕:
1453年5月29日的黑夜降临在博斯普鲁斯海峡和君士坦丁堡,潜入圣索菲亚大教堂穹顶的窗户,完全遮蔽了历代帝王和天使的马赛克肖像、斑岩廊柱、缟玛瑙和大理石地面、被砸碎的家具和地上的一摊摊血迹。拜占庭就这样消失了,永远地消失了。
千古多少兴亡事,尽付秋叶春风。
海洋帝国---地中海大决战(罗杰-克劳利)
1453年5月29日,君士坦丁堡陷落,奥斯曼帝国将拜占庭帝国彻底从地球上抹去。自此,奥斯曼土耳其人统治了地中海东部,而西班牙的哈布斯堡家族则统治了地中海西部。两大势力,两个王朝,两种宗教,它们终将相遇。
罗杰-克劳利选择了1520年到1580年这60年的历史来展现这场地中海上的超级对决:
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争夺世界中心的战争不是罗得岛战役发端,也不是以勒班陀战役结束的。但在1520-1580年,宗教热忱和帝国霸业合二为一,使得这场战争达到了可怕强度,战争的形式也是人类历史上两个迥然不同时期的巅峰。这场战争的风格既是原始的,也是现代的;既有荷马史诗的青铜时代的人性本能的残暴,也有火炮武器的巨大破坏力。这一时期,查理五世和苏莱曼都相信他们在角逐世界的统治权。
在这期间,奥斯曼帝国迎来了它的第十位苏丹苏莱曼一世及其子赛利姆二世,与他们同时代的西方有着法国瓦卢瓦王朝的弗朗索瓦一世及其子亨利二世、英格兰都铎王朝的亨利八世和伊丽莎白一世。而土耳其苏丹最大的对手,则是哈布斯堡家族的成员---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和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
相对于高度集权的奥斯曼帝国,中世纪的欧洲一盘散沙,在君士坦丁堡沦陷之际也组织不起有效的支援。可在苏莱曼君临天下之后,他迎来了命运之中的对手,查理五世,书记员要用长长的两页纸才能写下他的全部头衔---阿拉贡、卡斯蒂利亚与纳瓦拉国王、那不勒斯与西西里国王、勃艮第领主、米兰公爵、哈布斯堡家族的组长、卢森堡与夏罗尔的统治者等。他是自查理曼大帝之后欧洲最庞大领地的继承人,他有资格和实力与地中海东岸的那个庞然大物扳一扳手腕。
在这场跨度长达达60年的对决中,有三场战役至关重要:罗德岛之战、马耳他之战和勒班陀之战。这一场场战役究竟意义何在,罗杰-克劳利有着非常形象的概括:
自君士坦丁堡陷落以来,基督教帝王和教士们嘴上常常使用意大利要塞工程学的术语。他们将整个基督教地中海视为一个巨大的同心圆防御圈,圆心就是罗马城---上帝的堡垒,它不断遭到大批野蛮人的攻击。外围攻势一个一个地坍塌了,1453年之后,威尼斯成了欧洲的外墙;土耳其人在仅仅五十年内疚突破了这道防御。罗得岛是基督教世界的盾牌,这面盾牌如今也破碎了。随着战线的退缩,土耳其人一步步逼近了圆心。现在,马耳他成为了欧洲的三角堡。
终于,马耳他也陷落了。地中海双方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勒班陀,在那里,将决定奥斯曼帝国的马蹄究竟会飞扬在哪里。
事实上今天的我们对于勒班陀之战是非常陌生的,完全无法理解这场战役怎么就决定了欧洲的命运。罗杰-克劳利在书中解释道,这和现代史学家对于这场战役的看法转变有关系。当年这场战争被认为是决定争夺世界中心的重要战争,结果却成为了“没有下文的胜利”。因为这场战役后缔结的合约,让地中海东西两岸的两个海洋帝国达成了僵局。从那时起,横贯整个地中海、从伊斯坦布尔到直布罗陀海峡海峡的对角线的疆界固定了下来。两个竞争者都把目光转向其他方向---土耳其人与波斯作战,再一次去迎接匈牙利和多瑙河的挑战;腓力二世则投入大西洋的较量。1580年之后的岁月,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在地中海的脱离了战斗,前者转向内部事务,后者开始向外探索,力量开始远离地中海,世界霸权开始转移到别处。
罗杰-克劳利认为现代的史学家低估了勒班陀之战的意义,没有真正感受到当年欧洲对于奥斯曼帝国的恐惧。君士坦丁堡沦陷、威尼斯称臣、罗德岛沦陷、马耳他沦陷,奥斯曼帝国的马蹄声越来越近,谁都知道,他们的苏丹渴望建立一个世界帝国,将西欧收入囊中。正是勒班陀一战挡住了土耳其人的步伐,虽然赢了也只是僵局,但如果输了历史可能真的就要改写了。勒班陀,是决定欧洲命运的地方。
随着地中海上硝烟的散去,大海战的亲历者也逐个退场。在最后的最后,罗杰-克劳利引用了在勒班陀之战中大放光彩后来却如彗星一般快速陨落的堂胡安的自白:我的时间花在了建造空中楼阁上,但最后,所有的楼阁,和我自己,都随风消散。
诚如书中所言,这句话用作那个血腥暴力的世纪里所有开拓帝国霸业的梦想家的墓志铭,倒是非常贴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