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

作者: 巴山夜雨十年灯 | 来源:发表于2020-04-03 16:59 被阅读0次

   早上看到手机提示,才知道今天是寒食节。

  史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清现代二十四节气的定法沿袭清汤若望历法,因此寒食节就在清明节前一日。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我们故乡不过寒食节,因为和清明就是隔了一天,所以,都是过清明节。对于寒食,自己喜爱书法,所以苏轼的寒食诗帖早就耳熟能详了。

  诗一曰:“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 棠花,泥污燕支雪。闇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须已白。”诗二曰:“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寒食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 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 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 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今年大疫,举国同心,公抗疫情。我们取得胜利后,世界各国疫情又开始肆虐,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疫魔的阴影始终在我们心头上盘旋,让我们始终轻松不得。虽然说生老病死是人生常事,但是这种传染性极强的病毒,却是使我们都受到死亡的威胁,仿佛一夜之间,人类文明所取得的一切成果,都在死亡威胁面前苍白无力。一条条生命的消逝去,背后是一个个家庭的悲欢离合生离死别。祭奠,不只是为了逝去的人,还有,活着的人,更好的珍惜现在,更好的体会生活。想起了元朝王元鼎的一首词,与自己共享:

  醉太平·寒食

声声啼乳鸦,生叫破韶华。

夜深微雨润堤沙,香风万家。

画楼洗净鸳鸯瓦,

彩绳半湿秋千架。

觉来红日上窗纱,

听街头卖杏花。

相关文章

  • 一日一诗

    寒食闲录寒食诗

  •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读《黄州寒食帖》(上)

    本来要读王献之的《送梨帖》,应人之邀,提前解读苏轼的《寒食帖》。 《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诗帖》或《黄州寒食帖》,...

  • 【中國·書】寒食节读寒食帖

    【中國·書】寒食节读寒食帖 ​​​

  • 清明时节雨纷纷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寒食》 马上逢寒食 途中属暮春 《途中寒食》 好风胧月清明夜 碧砌红轩刺史家 《...

  • 有权势的人的“坏”隐藏那么深

    今日和晨小只学习《寒食》 寒食 / 寒食日即事 唐 ·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

  • 寒食(古诗词鉴赏91)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

  • 《寒食》读后感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

  • 寒食

    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一位书生走在寒食节的晚上,...

  • 寒食

    停电了,中午不知道做什么饭了。想着总不至于吃凉的吧!凉的,哦,忽然想起今天是寒食节。 2640多年前,晋文公好...

  • 寒食

    古有介子推, 今有清明节, 寒食来扫墓, 绵山忠魂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寒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ulk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