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表姐今年上三年级,在一二年级是有几次考试全班第一。疫情期间,网上学习不自律,加上三年级的知识点较多,难度有所增加,渐渐地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积极性下降,老师每天布置太多的作业,使原本这个年龄阶段孩子好动的特点,都用来完成这样那样的作业,这段时间使她每天都上未完成作业的光荣榜。每天都记不全老师布置的作业,家长又不好意思在群里问作业,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第二天因为完不成作业受到斥责,如此之后,越来越叛逆,学习也呈直线下降的趋势。
这样的状况愁煞了她的家长,她妈妈也很焦急,但更多的是斥责,我也只能简单地给予点建议,转变一下教育方式,对孩子多一点点爱与理解。细想这种情况,应该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出了点问题,家长的教育方式我或多或少了解一些,班级的情况我也熟悉,只是觉得很听话懂事的一个孩子,这样下去有点可惜。对孩子多一些爱的教育,也许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现在的教育环境下,教育好一个孩子的成本太高了。孩子打不得,骂不得,害怕管孩子太严,会出现极端的行为。在学校里,老师也不敢大胆管理,批评教育孩子往往会惹上不必要的麻烦,家长也会甚嚣尘上,站在孩子的一边,会越来越让孩子肆无忌惮。老师是从内心中想让孩子优秀,如今却逼得我们撒手不管,生怕自己管理孩子惹上麻烦。当然这也只是个别,明理又重视教育的家长越来越多,有个别家长开始阅读起教育孩子的书籍来,从自身改变,来影响孩子的成长。爱的教育也必不可少。
端午节假期收到了两个学生家长的电话,都是在家里玩手机的情况,我也有点诧异,之前已经做过工作的孩子,仍然管不住自己的手,孩子在家和在学校的表现有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来说也是正常的,玩手机也不是什么大的问题,但要把这种苗头扼杀在摇篮里。我对她们不会太多的批评,教育也需要有耐心和爱心。
这两天,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学生的面部表情,感觉不到孩子身上特有的朝气蓬勃,很多孩子都是恹恹欲睡,也许是期末考试之前的压力,也许对学习产生了些许的厌倦,这个时候的思想动员和行动引领就变得无比重要。我现在也在转变着自己的风格,对孩子们少一些斥责,多一些爱心。当他们犯错误时,多一些包容,用爱感化孩子内心柔软的一面。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不一样的家庭,对他们的教育也应该‘’因地制宜‘’,转变一种心态,孩子在自己的眼中就是美好的,让她们似美丽的花儿一样美好绽放,我们身上也有了不寻常的责任。
教育是一个大的问题,小小的我们在这大大的环境中也许不起眼,但小小的蚂蚁的力量也不容忽视,躲在小小的角落里,做好本职工作,哪怕不能改变什么,也要全力以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