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解读“上善若水”

解读“上善若水”

作者: 道行者 | 来源:发表于2024-04-10 17:49 被阅读0次

    “上善若水”是老子《道德经》中的第八章,全文是: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对“上善若水”一般的解读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好像水一样”,或“具有完美道德的人,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等等,意思都类似。我觉得这种解释也很好,并常以此来自勉。

    但究其根本,我觉得“上善若水”是另外一个意思:最高的本领应该象水一样。为什么呢?因为:

    1. 如果按以前的理解,那整个句子中,第一个善与后面的八个善的意思不同,后面八个都是“善于”的意思,就第一个是“好品行”,这有些不通。所以第一个也应该是“善于”的意思,就是善于、擅长做什么,引申一下,可以理解为擅长的事、本领、技能。

    2. 按以前的理解,“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意思是“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从而显得水的品德高尚。如果这样理解的话,原文的中“善”是可以不要的,应直接写为“水利万物而不争” ,更符合文言文的简洁。而且,平常谁会说类似于“张三善于做好事”这类的话?所以,这句话应该理解为“水善于利用万物从而不争”,就是水善于利用一切,不去讲条件、争好的东西。给个沟,它就在沟里;给个盆,它就在盆里,经常待在大家都不喜欢待的地方。
      水“善利万物”,善于利用一切,这很厉害,所以,最厉害的本领(上善)应该就象水一样,什么都能用。

    3. 结合上下文。

    【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yé)?故能成其私。
    【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chuǎi)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yí)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感觉这几章讲的都是些“实操”的内容:第七章讲的是“以无私成其私”,第九章讲“功成要身退”,第八章讲“不争故无尤”,怎么才能做到不争?就是要会“善”,要善于利用一切,用好了,才会不用去争好的东西,不争,才不会去埋怨抱怨。

    1. 道德经主张无为而治,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要“不尚贤,使民不争”,所以应该也不会去推崇水的“好品行”。所以,水的“上善”应该是指水的本领。

    2.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说水“几于道”,并不是因为它品行高尚所以接近于道。而是因为它具有善于利用万物、随方就圆、不争不抢,在众人所恶的地方也能待的本领。看《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hùn)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qiǎng)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是一个混然而成、寂静而空虚的存在,它是不讲什么道德仁义的,但它是无处不在的。所以说,不会因为什么品行好而接近于道。而是水的不挑地方、无处不在的特性接近于道的特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解读“上善若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unq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