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3350309/c2299ff246701f10.jpg)
早出晚归,千里奔袭。上午顶着烈日,驱车,爬山看项目,下午接待政府领导。参观、座谈、酒局,一样都不能少。我和现在的领导,在拼搏方面的价值观是相同的:项目是王道,实力才有话语权。其他都是外强中干,空有其表而已。就像当初我党打天下提出的口号那样,枪杆子里出政权,否则只能任人宰割。
累吗?确实很累!不拼吗?则无立锥之地。除非有稳定的收益来源,才能享受诗和远方。如果没有这个基础,那就努力拼搏吧!
要说苦、说累,用句洗脑的话: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想想小米加步枪。其实,我现在的疲劳,只不过是多花点时间,多写几分报告,多开几次会而已。并没有让我以生命为代价,这已经是很轻松的工作了。出门,有车、有飞机、有高铁;回到办公室,有空调和矿泉水。衣着光鲜,被人尊重。比起全国几千万在三伏天里为了生活而奔波的快递小哥,要幸福多少倍不止。更不用说,在我没有离开农村到省城念书之前,大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挥汗如雨,还只能解决基本温饱时候的天壤之别。
所以,人的痛苦来至于欲望。欲望越多,痛苦越多。要想活的轻松,首先要放下过多的欲望;其次,要脚踏实地的工作。先讲付出,再求回报。或者,但求努力,不问结果。这样的日子不仅轻松;而且没有烦恼,甚至更加充实。
对于工作的态度,我个人的观念:工作不仅可以体现一个人的价值;而且,工作能够让人身、心、灵更健康。
这个社会只有极少数人属于天赋异禀;绝大多数人都是平凡之人。我也是几十亿普通人当中的芸芸众生。没有厚实的家底,也没有高官厚禄,或者富甲一方的父母,智商更是平平。要想立足,肩负起养家糊口的担子,即使假定属于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状态,为了生存,也需要努力工作。否则连个挡风遮雨的窝都没有。剖析完自己“贫农”的出生,唯有努力工作才是根本。
至于工作的态度和方法,学习和接受知识的快慢。我承认,人和人之间的个体差异也是存在的事实。这方面,我比较赞赏晚清名臣——曾国藩的态度:“结硬寨,打呆仗”的方式。在学习上,也认同他日积月累的做法,每天读十几页《二十三史》(清朝结束才有《二十四史》)。再加上“一日三省”的写日记。久而久之,即使先天的智商和条件不如他人;但是,日积跬步,必至千里。
这让我想到了自己刚踏入社会的时候,每个月的基本工资仅有八百块钱。租了一套真正意义上“家徒四壁”的两居室房子,房租也是八百每月,找到一个合租的小伙伴,帮忙承担了一半的租金。为了能够在省城扎根、发展,我义无反顾的选择了销售岗位。记得有一次和来自绍兴的工程部经理探讨如何能够在省城安家落户的话题时。他告诉我,本地人吃饭不花钱,房租不用交,父母为他们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即使月薪不高,也能生活的很滋润。而作为“外来者”的我们,要想在省城站住脚,唯一的办法就是比他们更努力,花更多的时间。他们一天工作八小时,我们就工作十六小时。一天、两天、一个月、甚至两个月,看不出双方的差距;但是,一年呢?我们工作一年就相当于他们工作两年;坚持十年,就会和人家拉开二十年的差距。这二十年足够我们缩小双方的差距,甚至超越他们。
这番理论影响了我二十多年。在省城娶妻生子,安家落户之后,努力工作,认真对待当下的态度,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