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社会热点
写给选择逃避的你

写给选择逃避的你

作者: 岭月松风 | 来源:发表于2017-11-18 20:47 被阅读1358次

    走得了和尚,走不了庙。这庙,并不是指舆论,也不是指法律,而是自己的心。

    为何在江歌案中,同样作为被害者的刘鑫如此被关注?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在刘鑫的行为里,我们都看到了自己身上存在的,但又不愿去承认的一种行为模式——逃避。

    江歌案,刘鑫选择了逃避,其实并不只是这件事逃避,而是关于爱,刘鑫已经开启了自我保护的逃避模式,这种逃避模式是事情落至如此境地的因,也是在刘鑫心中形成的果。这是一条不归路,因为逃避,而有了接下来的一系列事情,因为有了接下来的一些列事情,所以更加要逃避。那么刘鑫逃避的是什么?

    逃避的逻辑终点是死亡

    与陈世峰的感情,刘鑫逃避的是爱的责任。

    一段情,就算对方再偏激,也是双方共同激化的结果。一个巴掌拍不响,是什么让陈世峰一步步从激动走向疯狂?是刘鑫一直在逃避爱的责任。爱情的责任,有为了对方商量生活取舍的责任,有面对矛盾勇于沟通的责任,有发现不合适多次沟通断舍离的责任,万一对方是一个偏执狂,那么也要有警觉意识,自我保护意识,随时承担起报警的责任。一句“我从没想过他居然会杀人。”一下子暴露了刘鑫逃避爱的责任的思维模式,潜台词便是:“我怎么可能这么倒霉遇到个杀人犯!”在爱的责任里逃避的人,他们不相信不完美的爱情,不敢承担爱的责任,所以,当有矛盾时,他们选择的是逃避不相信,是当作一切没有发生过,从不直面爱的问题。这种拒绝沟通式的逃避往往会让偏执狂的另一半怒火升级:跟你好好说不愿意,骂你也不说话,打你就逃,你到底想我怎样?

    所以当陈世峰忍无可忍,最后想找刘鑫说清楚时,她居然还躲着,不敢面对我们的爱。刚好,你还叫来了“刚直不阿,一生正气,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江歌。面对江歌的耿直,偏执的陈世峰无地自容,突然变成了一切都是自己的错,自己不该纠缠刘鑫。而,刘鑫呢?还是在逃避。或许,在那个当下,陈世峰曾不止一次让江歌让开,喊刘鑫出来。越喊刘鑫越不敢,越喊江歌越强硬,再加上陈世峰偏执的人格,那怒到头上的火无从发泄,为什么到了这个地步,你还是在逃!这对江歌的数十刀,并不只是怒火的发泄,而是在对刘鑫说:“叫你一直逃!看你怎么逃!”

    也许,那个时候即使刘鑫出来了,陈世峰也不会杀她,而是冷冷地对她说:“我把你的保护伞杀了,你还逃吗?”就像罗军杀了老师,冷冷地对老师的女儿说:“我把你爸爸杀了。”是一样的。这种冷血的自豪令人毛骨悚然,罗军其实在说:“谁叫你爸总让我不爽。”,陈世峰其实在说:“谁叫你总是躲着我。”

    与江歌的友情,刘鑫逃避的是勇敢接纳。

    有一种害怕,叫不敢接纳。有多少人在亲人去世时没有哭?这并不是没有感情,而是不敢去相信和接纳对方死亡的事实。所以,他们的选择只有两个,一个是确信对方还在,只是永远见不到面而已,另一个则是自我催眠式地当对方从来没出现在自己的生命中过,与对方的一切,只是一场梦。这种不敢,便是逃避。对于江歌的死,刘鑫仍然逃避去勇敢接纳,接纳江歌已经死亡的事实,接纳虽然自己也是被害者,但江歌的死的确和自己有关的事实。

    逃避勇敢接纳的后果便是刘鑫失去了自我,她必须换一种生活方式,任何一种熟悉生活方式都会让她产生负罪感,爱吃的水果,一起追过的剧、聊过的话题,现在都变成了禁区,都不能碰,更何况是江母给她的信息,那简直就像一把尖刀。慢慢地,当一切熟悉的生活习惯都变成禁区时,就剩下一种生活习惯了,就是待在家里,封闭自己。这时,负罪感已经变成的抱怨心,“我是受害者,为啥现在过成这样。”“难道我不可以开心了吗?我就要出去Happy!”“凭什么我不能有自己生活?”

    所以,逃避接纳的刘鑫活在两个极端,极度约束自己和极度放纵自己。逃避接纳,也许会让生活更平静,可越是平静,越成了死水。

    与江母的对话,刘鑫逃避的是更深的伤害。

    你的逃避,总会更另一个人更深的伤害。社会是由人与人的关系组合而成的,而逃避则意味着从某段关系中抽离。当刘鑫对预知的伤害采取自我保护式的逃避时,关系另一端的人则会无法理解和承受,他们总会找任何办法去找到他们想要的答案。而在关系另一端的人,前者是陈世峰,后者是江母。这个推断看起来十分荒谬,杀人犯怎么能和正义斗士相提并论,但细思起来,面对关系另一端的逃避,这一端的人所积蓄的无奈与愤怒的确是相同的。陈世峰面对刘鑫的逃避,毫无办法,只能穷追不舍,最后总算下定决心要跟刘鑫“谈谈”,你却还是躲着,甚至让舍友替你挡着,你还要躲到什么时候!难道要我把你的舍友杀了吗?结果他做了。江母面对刘鑫的逃避,同样毫无办法,多次想跟刘鑫了解更多的细节,至少知道女儿是怎么离开的,可最终,刘鑫躲避了,刘鑫的父母亲戚帮她挡着,你还要躲到什么时候!难道要我把你父母的信息都公开吗?结果她也做了。

    逃避所引发的关系另一端的无奈与愤怒到底有多大?细思极恐。这也许就是为了刘鑫同样是受害者,可被千夫所指的原因吧。逃避,是为了害怕进一步的伤害,可逃避所给对方积蓄的无奈与愤怒一旦爆发,这种伤害是毁灭性的。

    逃避本无错,人人需反省

    逃避的行为本无对错,它是自我保护的本能行为。比如看见一条蛇,我们的第一反应当然是逃避,《勇敢的心》主角,最勇敢的人:威廉·华莱士面对最后的死亡判决,也会坐立不安,这也是内心逃避的行为。所以,逃避是一种人的本能,没有对错之分。可产生逃避想法之后,人是可以判断的,对于这件事,到底是要开始进行逃避行动还是勇敢面对?其实答案很简单,当逃避行为的另一端不会有感受时,就坚决逃避吧,比如见到猛兽。当逃避行为的另一端会产生感受时,就勇敢面对吧,比如面对老人摔倒,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或长或短的逃避想法:“只要不关我事,我就没责任。如果去面对去承担,扶起老师,我可能会有更多的麻烦。”我们美国朋友告诉我,他在中国就真的遇到过这件事,他最终选择的是逃避,可他因此几天睡不好,他说在他家乡,如果发生类似的事情,即使是再坏的人,看见有老人摔倒,也会过去帮忙,因为一旦有老人摔倒,就会有一堆人围过去帮忙,这时,如果这位老人是故意碰瓷,他便无法“得逞”了。这是一种面对危机状况下的集体潜意识,一种对逃避想法的理解。所以,我们不能只说不救小悦悦的人在逃避,不能只说刘鑫在逃避,不能只说某些人总逃避,要说,就只能先说说自己是否也分不清什么时候要逃避,什么时候必须勇敢面对。

    如何对逃避想法是否要实施进行正确判断,不止是刘鑫,我们每个人都要去反省。

    逃避模式一旦开启,面对的终将是死亡

    这并非一个耸人听闻的推断,逃避不该逃避的必然结果一定是死亡。还记得臧克家的这首诗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所以,逃避模式一旦开启,便意味着你的意义已死。因为逃避的必然重点就是没有意义的平静。上文提到,刘鑫逃避江歌之死的代价是生活中有了很多禁区,她必须不去碰那些禁区才能安宁,他们固然体会不到那些事情给自己带来的意义感。逃避的逻辑可怕在,你有逃避,那么被逃避的另一端会想方设法让你面对,这是你会放弃更多意义去逃得更远。就像如今,江母把事情公布到网上,结果网上的骂声此起彼伏,刘鑫只能再逃避,逃避生活已久的城市,逃避自己熟悉的生活习惯,逃避自己的朋友圈……逃到尽头的她已经没办法做以前的自己,可能新的自己也会有喜怒哀乐,可心已死。

    逃避的终点,便是心死。“哀莫大于心死。”

    你需要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敢

    这篇文章,写给选择逃避的你。每当逃避遇到更大的伤害时,就是你置之死地而后生去勇敢面对的机会。刘鑫,开始了这份勇敢。当刘鑫最终勇于站出来时,我们应该停止谩骂和谴责,对她说一声:“谢谢你的勇敢,加油!”因为刘鑫的逃避让我们看到自己和自己身边人的逃避,我们恨逃避的人,但我们自己在某件事上同时也是那个选择逃避的人。我们谴责刘鑫,其实是在谴责自己心中逃避的选择。可最终,我们看到了刘鑫站了出来,即使她的忏悔中有抱怨,可最终她是勇敢面对了,即使可能动机有些被迫,可最终她是勇敢面对了。难道我们不应该为了这份勇敢而激动,而鼓掌吗?所有认为这份勇敢是理所当然的人,想想自己正在逃避的事情,你就知道这份勇敢需要多少勇气。刘鑫,也许勇敢之后,会面对更大的挑战,更大的伤害,但请记住,这是你对逃避应该付出的代价,当你真正再次勇敢去全然承受这些代价时,你的心便会回来,你便能置之死地而后生。

    这句话,也同样写给选择逃避的你,我,和我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写给选择逃避的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uwk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