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壹不
前两天女儿发烧了,最高超过四十度,整个人滚烫滚烫的,吃了退烧药也总是反复,我担心坏了,医院验了血,还好的,医生就把我们打发回来了。
孩子一生病,全家人都紧张兮兮的,对她的哭闹也格外容忍,总归是孩子不舒服,家里人恨不得事事都对她百依百顺。
昨天她的温度慢慢退下来了,状态也好了很多,开始接机撒娇,开始要求吃零食,因为平时有跟她约定每天可以吃一些零食,但是昨天她吃完了平时要吃的,还想吃,我说不行,她就开始哭闹,我心疼她生病就给她了。
晚上睡觉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之前看过的一些心理学书,才猛然发现我这样做是不对的。
心理学上有很多案例,讲的是有些人一到某些关键环节,或者某种特定情景就会生病,这很可能是因为在童年,他们生病的时候获得过比平时更多的爱护和关注,这一情景和因果进入了他们的潜意识,所以,没当他们想要获得更多关爱的时候,身体就会做出生病的反应,而且这种生病不是假装的,是真生病。
想想,其实这是很简单的道理,比如说如果孩子生病了会得到平时无法得到的关爱,或者可以吃到平时无法吃到的美食,或者享受到平时无法享受的待遇,那么次数多了孩子就记住了,下次他想要实现某种平时无法实现的愿望时,可能就会故意生病,久而久之,生病就成了习惯性的事情了。
所以,在孩子生病的时候,我们应该细心的照顾,但最好不要给予明显的特殊待遇,反而可以暗示孩子,因为生病很多平时能做的事情都不能做了,许多平时能吃的也不能吃了,比如要忌口,所以要赶快好起来,这样就可以想干啥干啥,想吃啥吃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