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写作是为生活,为赚钱,把写作当成职业。也有些人写作,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还有些人写作,只为证明自己……
而我写作,为得是陪孩子一起成长,陪孩子一起学习。为得是告诉孩子。学习不单单是学生的事,不单单是在学校里的事。
写作是我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为何有如此奇怪的家庭教育方式。这得从幼年时期,我父亲给我的印象说起。
父亲是个农民,纯正的面朝黄土背朝天,每天不停耕种的农民。一位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家乡的农民。不过父亲读过书,由于种种原因,他失去了高考的机会。没能继续在学校里的求学。回家老老实实做了一个农民。
不过做了农民的父亲,依然没有放弃学习,没有放弃读书。每当下起大雨,无法下地干农活时,他都会偷偷的躲在房间里看书。父亲这个农民,竟然有书桌。
父亲的书桌上放着有书。那些书都是哥哥姐姐们的课本。除了那些课本,还有半部老得发黄的《三国演义》和一本《薛刚反唐》。
我不止一次,看见父亲翻看那两本老书。那时我刚读小学。见父亲有如此的读书爱好。很是不解,别人的父亲不是在喝茶聊天,就是在抽烟喝酒。而我的父亲却在偷偷的看书。
父亲偷偷看书的事。在我年幼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也留下了一个疑问——为何父亲连看书都要偷偷摸摸,躲着看。
后来这个疑问,在村里一个年老的秀才身上得到了答案。那老秀才读了很多书,却做了一个不合格的农民,连自己都难以养活。被村民当成了笑料。
我知道父亲不想被人发现,他爱读书的秘密。怕别人笑话他,就像笑话那个老秀才一般。因为父亲也没有把家庭经营好,家里因为我们兄弟姐妹六个,也是一贫如洗艰难度日。
可是父亲把哥哥姐姐都送到了学校读书。三个哥哥高中以上学历。唯一一个姐姐也初中毕业。那时姐姐可是村里同龄女孩中,唯一初中毕业的女孩。那时的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还是深根蒂固。
父亲如此倾尽全力供哥哥姐姐读书,是因为他跟别的农民不一样,他深知能知识改变命运。我想这也是他为弥补自己,没能靠知识改变命运的遗憾。
父亲把知识改变命运的希望,放到了我们兄弟姐妹身上。全力支持我们兄弟姐妹的学业。后来大哥做了医生,二哥做了小老板,三个做了教师。而姐姐则做了裁缝。他们都有一之长,都有了一个不错的活法。不用跟父亲一样做农民。
而我也考上了高中。可是那时是家里最困难的时期。也是父亲最困难的时候,上有年迈的爷爷奶奶。下有三个即将结婚成家的哥哥。还有上高中的我和上初中的妹妹。这一切负担,都得靠父亲种的几亩薄田应付。如何能行?
看到父亲也老了,家庭又如此艰难。我和妹妹都主动的放弃了学业,跟着时代的洪流,南下打工。
在打工的岁月里,我又想起了父亲偷偷读书的事。这时我才试着重新拿起书本,在集体宿舍里偷偷的看。这才明白父亲为何偷偷看书。因为在一群连书是什么概念,都没有的人眼里,读书一件很怪异的事情。
有工友还嘲弄着对我说:“读书有什么用?你读那么多书,还不是跟着我们在一起打工。有这时间,还不如想想怎么搞钱!”
这是我第一次知道人穷。连看书都要勇气。这是我第一次知道,不读书的人会变的多么无知和麻木。在那以后我发誓,等我有了后代,绝对不能让他们变得这么无知和麻木。
这些人眼里除了物质。什么也没有。物质的多少,就是他们定义人生成功与否的标准。他们不知道这个世界,除了物质,还一个叫精神的世界。
精神世界里也有财富,在精神世界里获得财富的最好途径就是学习。终身学习。
终身学习。父亲已经给了我启示和示范。照着父亲的示范,如今我也养成了学习的习惯。
如今我也为人父,也有了孩子。我想要,我的孩子也能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可是要用什么方法去引导孩子们呢?
最后我想到了写作。我拿起笔来,陪着孩子一起学习。我要告诉孩子,学无止境。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
以身作则就是我的家庭教育方式。我不停的写作,为得就是告诉孩子。爸爸也在努力的学习。
没想到这方法出奇的好。孩子会天天跟我探讨如何写作,如何学习。慢慢走上了主动学习的路上。我也变得更加努力写作。真是一举两得,共同进步。
这个期末考试,孩子年级前五。语文九十九。作文扣了一分。我们的努力得到了可喜的成绩。可我们依旧努力向前。
( 加油!写,是最好的写作方法。不用犹豫,干就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