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数据打交道这么多年,我发现这两年有个现象越来越普遍了,那就是很多原本跟数据无关的岗位,现在也开始把数据分析作为岗位的基础要求了。
财务、市场、产品、运营,甚至是人事......后台来咨询我的越来越不局限于数据分析师了。
经常有刚入门数据分析的新手问我:看了你之前的干货,学了各种数理统计知识和数据分析方法,自以为入门了,但一应用到实际工作场景中就蒙圈了——这么多数据分析模型和方法,我该怎么选用呢?
数据分析方法虽多,常见的分析思路基本上可以总结为7类,今天我就来和大家介绍一下这七种分析套路,分别适用于什么场合!(文中案例图由帆软FineBI制作)
01 趋势分析
要描述某项指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分析必不可少。比如下图的分析,就是通过折线图/柱状图对不同时间的采购金额进行趋势分析,以此分析业务状况和监控异常波动。
再如下图,就是通过矩形块图展示不同时间对不同原料的采购额情况,颜色越深代表采购额越大,这样就可以一目了然看出什么时间段队什么原料需求量最大了。
02 下钻分析
如果想了解业务在不同颗粒度下的经营状况和数据信息,下钻分析最为合适。
如下图,点击「东莞市」可以查看到东莞市下每个一级渠道的浏览量,再点击「新媒体运营」可以看到「东菀市」-「新媒体运营」下的每个二级渠道的浏览量。
下钻分析简单有效,比做一堆PPT然后来回切换要好用太多,而且本文用的工具FineBI支持无限层钻取的,无论是我们自己分析还是做成分析报告给领导,都非常直观易懂。
再比如,通过上探下钻,在一张图里就能看到全国和各地区的销售数据(通过FineReport制作):
03 缩小分析
如果想找到某事件的关键影响因素,比如经营状况出现异常需要找主要原因,比如定下目标后需要找主要实现路径,缩小分析是一条重要的思路。
如下图,从小图1、2中可以看出2018年的流失客户数过多,所以我们要重点关注18年的客户流失情况。
当我们把不同类型和等级的流失客户进行统计(如下图3、4),就能发现,相比之前,2018年
流失客户多分布在二级以下医院、零售、第三终端,且流失客户数以C类客户最多。所以得出结论:需要优先降低二级以下、第三终端、零售这三类客户的流失,优先解决C类客户的流失。
04 对比
对比分析能够直观表现出两个或多个指标的差异,目的是找出差异后进一步挖掘差异背后的原因,从而找到优化的方法。
对比分析一般要建立在同一标准维度上。比如下图,通过2017年和2018年不同类型流失用户数的对比,可以发现2018年哪些领域流失用户较多,进而优化策略降低这些客户的流失。
05 象限分析
当我们需要找到不同事物/人群的共性时,或者当我们需要对不同事务/人群提出针对的优化策略时,象限分析就是最好的方式。
最简单的例子如下图,将我们手头的事按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进行分类,这样就可以轻松确定每件事的优先级了。
还比如经典分析模型——波士顿矩阵,将公司产品按销售增长率(反映市场引力的指标)和市场占有率(反映企业实力的指标)进行分类,进而分析公司的产品结构。
再比如流传多年的RFM客户管理模型,就是通过最近一次消费、消费金额和消费频次3个维度进行的象限分析,达到对不同用户采取不同运营策略的目的。
06 因素分析
当我们需要将主题拆解成若干部分来解释主题时,就需要因素分析,这种思路类似于画树状图。
比如在一份经营分析报告中,既要对关键财务指标进行整体分析,还需要将经营状况拆解成销售额、毛利率、费用及人力成本三个主要部分进行拆解分析。而销售额分析又可以拆解成单价分析、销量分析、品类分析等。
总之,层层分解,目的是找到优化策略的方向。
07 离群值分析
当我需要对经营状况进行监控、及时找出异常情况时,就要进行离群值分析。
如下图,若已知某公司该月利润下滑,需要找出异常情况,可通过设置警戒线或数据排列对比,及时定位异常门店:
定位异常门店后,再通过排列对比定位异常订单明细,找出问题。
以上就是做数据分析时常用的7种分析思路,以及它们的使用场景和常见使用方式。以后我们遇到一个数据分析需求却无法下手时,就可以对照上面的使用场景确定分析思路和分析方法。刚开始可能会比较麻烦,多多实践和总结才能做到熟练运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