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一个故事难吗?在心里问自己一下。
于我而言,讲好一个故事是非常难的。和学好英语、演算高数、做冗长的表格等等一样。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这样的事情,难但是有用。我们有选择学习与否的权利,就如同在机会来临的时候,别人同样有拒绝你的权利。
有的人说了一辈子话却从来不懂交流,也有的人三言两语勾勒出简单的故事却让你醍醐灌顶。语言不仅仅是一个沟通即时想法的工具,同样也是一个体现你过往生活、处事三观、性格素养的窗口。例如讲故事界的超能力者蔡康永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这样的人很难让人讨厌,纵观他的演艺生涯,从康熙来了到奇葩说,他永远都是那样游刃有余。就算奇葩说对抗性如此之强的节目,你也很难看到他牟足了劲据理力争的样子。往往是缓缓的接下对方打来的疾风骤雨,然后拍拍肩角说“我给你讲一个故事”是不是有点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的意思。我们在日常沟通中时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观点不同,据理力争”。其实这样的表达方式是一把双刃剑,有可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也同样有可能制造矛盾的升级。试问我们谁可以做到如同一个机器人一样时刻理智,时刻就事论事呢?其实在这方面最明显的往往就是在和女朋友的沟通中,有的时候你想讲道理,而对方想要态度。道理不难懂,你让我放弃自己的观点并不容易。
发现了吗?我们经常会陷入这样一个非常尴尬的循环,就是沟通中的非对即错,非好即坏。最可怕的不是对方的理论毫无破绽完美无瑕,而是你根本就不想认真分析对方究竟讲了什么,心里牢牢握住自己的观点。这样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沟通无效】。其实很多时候讨论的意义不是说服对方,而是大家各抒己见然后汇总分析,拆解出最优解。那么,在说服对方之前,先让我们学会如何让对方清楚的听明白自己说什么吧。
讲好一个故事都需要那些元素呢? 清晰的逻辑 动人的细节 舒服的节奏 真诚的交互
清晰的逻辑
这一点是根本,如果没有清晰的逻辑那后面的一切都是海市蜃楼。逻辑分为很多种。有以时间线、空间线为依托的;有以故事内核为原点向外辐射的等等,这里不一一列举。讲故事作为托物言志的表达手法之一,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不缺乏好故事。甚至你现在翻看千百年前的书籍,仍然可以在一个个故事中找到共鸣,汲取力量。就是因为人性的成长是非常缓慢的,可能十年之后智能手机已经过时,但是相信我,在你目力所及的未来,好的故事仍然可以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传播着与时代匹配的价值。
动人的细节
我时常觉得这个世界上唯有细节可以真正打动人类内心柔软的心房。因为,当我们习惯了目的性极强的价值输送、仪式感极重的情节片段后,麻木的神经需要真实的拥抱,而这个拥抱,即细节。细节是人性的光辉或丑恶,但是无论是哪一种,他都无比动人。我们读朱自清的背影,全篇上下甚至没有一句‘父亲我爱你’但是通读全文后,你满眼都是父亲爬上月台时臃肿的身影、给儿子写信时深情的笔触、藏青的棉袍,蹒跚的脚步。是否触景生情?是否托物言志?你是否看到了自己日益衰老的父亲呢?动人的细节给予我们强烈的共鸣。
舒服的节奏
说话和音乐一样,需要节奏。英文不好的人听爱乐之城主题曲可能也会落泪;不懂音乐的人听命运交响曲也会握紧拳头。节奏是烘托气氛的不二法门。记得小时候看朱军主持的艺术人生,基本看一期哭一期。可能是小时候泪点低,但是我们回忆一下朱军在讲述采访对象的故事时,那种感同身受娓娓道来的节奏是不是真的不可或缺呢?是的。节奏的练习是需要‘机缘巧合’的。学习朗诵可以模仿大师的语气节奏,讲自己的故事该模仿谁的节奏呢?这真是一个难题。但是他也是有解决办法的,想要找到自己讲故事的节奏,那么请先找到自己的气场。气场是很玄的东西,但是请相信每个人都有,比如有的人看起来就man、有的人看起来娘、这都是气场。我也一直认为气场分种类的意义多过比强弱的意义。还有一点就是,我们需要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寻找节奏,欲速则不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去包装、修饰,这都没错。你在心里有了这个意识后,会逐渐发现属于自己的节奏的。
真诚的交互
其实讲故事时候的交互,我们一直都在使用,只是很多时候自己并不清楚。
比如,读书的时候你上课回答问题,如果大家笑了,你会局促会磕巴,这就是交互。你在说话的时候通过观察对方的状态影响到自己的表达。只是,这种交互是没有通过锻炼的应激性交互,不是我们想要的。那什么样子的交互是我们想要的呢?煽情的时候受众落泪,讲段子的时候对方捧腹。这种能力锻炼起来比较难,但是非常有用。这里不举例子,直接上联系方式。这个办法就是,多和不太熟的人说话,说什么都行。你一边说一边观察对方,皱眉、微笑、沉思等等。说多了观察多了自然就拥有了一套适合自己的交互系统。【唯手熟尔】
以上,感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