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一辈子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干着家里的活儿。操心着老的,伺候着小的。因为母亲的勤劳善良,因而得到了父亲的百般呵护和疼爱。
母亲没有上过一天学,她不会打电话,不会写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坐公交。爸爸在时,我们从来没有为母亲担心过,因为他们俩互相照顾地很好。妈出门爸带着,家里的一切妈做的很好。爸妈俩关系很好,相互照顾,形影不离,外甥女看了还非常羡慕呢!妈没有文化,性子急,不管家里的大小事,她一知道就急的七上八下,不停地催促。这时父亲就会耐心开导,母亲一笑而过,干她该干的事去了。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父亲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被医生判了死刑。短短几个月就离开了他的亲人。此时,最无助,最伤心难过的是母亲。她一下子失去了方向,变得更依赖她的儿女,希望有一个女儿能陪伴在身边。可是,儿女们都有自己的事,她一个也依赖不了...
当我们送走了父亲,相继都返回自己的家。离开那天,母亲把我送出了单元门,立在了门口。我下了台阶,在拖动行李箱的一瞬间,抬头看见母亲脸上那复杂的表情,就像一个被遗弃的孤儿——挣扎、犹豫、绝望...回头的一刹那,我已泪流满面,麻木地挪动着沉重的脚步,不敢回头再看母亲一眼,不知道怎么走出的小区,也不知道母亲在门口立了多长时间...
来来回回这么多年,虽有不舍。但从来没有这么沉重过,也从来没有在父母亲面前流过泪。因为这条路是我自己选的。再苦再难我也不让父母亲难过,不让父母亲承担太多。而此时,灵魂深处的脆弱和无助,只有在亲身经历后才有体会。
屋漏天蓬连阴雨。父亲走后不到三个月,母亲不小心摔了一跤,腰部受伤,卧床三个月。在俩外甥女轮流照顾了一个月后,我急忙赶回家中照顾母亲。还好,不幸中的万幸,母亲在三个月后可以慢慢下床活动了。第二年秋天,母亲类风湿又犯了,身体僵硬地起不了床。正好我家里也闲了,回家去照顾母亲。领母亲在西安看了两次,接着弟弟领着母亲看了半年,总算病情有所控制,母亲能自理了。
母亲时不时地给小区的阿姨说:“我小女从新疆跑来救了我两次命,小女和小儿最孝顺。”当大姐打电话告诉我时,我眼里噙着泪水,觉得非常惭愧,我们都是一边照顾着母亲,一边抱怨着,惹得母亲卧床时偷偷地流泪,还时不时地给母亲发一通火。
在西安看病期间,母亲听了做手术要花几万块钱。一直唠叨和阻拦,我一着急恨恨地给母亲发了一通火,母亲虽有点想通,但委屈地像个孩子,接通弟弟电话在告我状。我在门外听着即心酸又可笑,也恨自己一时冲动,不应该向母亲发火。也真应验了那句老话,“一个老人可以养大十个儿女,十个儿女养不了一个老人。”
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母亲出不了门,姐姐们不能去看母亲,母亲也不能去看外婆,年前我也因家中有事而没回家看望母亲。母亲显的更孤单,更无助了。我们都时不时地打电话安慰,母亲知道我远,有事说了也白说,只说一切都好,叫我别惦记。
有一天,大姐打电话,快叫我和母亲视频电话,母亲都想我们了。我潸然泪下,坐着发呆了好一阵子。想了想父亲走后的这两年多来,母亲遭受的苦难、母亲的无助、母亲的孤单、母亲的依赖我们、母亲明显的苍老、还有她在儿女面前显的小心翼翼,我觉的心酸和自责。母亲辛辛苦苦的把五个儿女拉扯大,还养大了三个孙儿。今天,母亲老了,需要儿女照顾陪伴的时候,儿女们又在哪里?儿女们永远理解不了母亲的心,永远理解不了母亲有多想我们。我每次离开,母亲都会说:“这一走,不知道啥时候才能见。”听了这句话,我心如刀绞,也一次次的在谴责自己的远嫁。但又能怎样?
既然如此,只有在百忙之中多抽出点时间来陪伴母亲。让母亲的晚年多点欢乐,少点孤独和寂寞,我也少点遗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