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全国各级党政机关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热潮,党的十九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了党和国家事业新征程。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表明依法治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被放到更高的地位,为践行知行统一的法治建设指明了方向。
按照中央部署,武汉市黄陂区长轩岭街道办事处在深化司法改革中,通过完善司法责任制,在创新智慧文明社区中,既促进了街道社区建设,也维护了司法的公正。
“木兰天池、人民调解”

木兰天池景区位于武汉黄陂区长轩岭街以北,属大别山南麓一脉,整体面积达9000亩,主峰海拔约520.6公尺,水域面积360亩,湖泊平均深度50多米,是武汉知名森林峡谷生态旅游区。木兰天池是国家5A级景区,也是国家森林公园。景区面积13平方公里,主要由“木兰天池风景区浪漫山水”、“高峡人家”和“森林公园”三大主题景园链接成一个南北走向,长达十余公里的森林山水大峡谷。景区内以观赏飞瀑、溪潭、怪石等景观为主,可谓十步一景、百步一绝。特别是高山环抱的天池,水如明镜,清澈见底。游船踏浪,驶过青山白云倒映的池水,仿佛来到人间仙境。
近年来,长轩岭街道办事处借助木兰天池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农家乐旅游,木兰天池旅游三产服务业迅猛发展,天池景区知名度也越来越高。

随着旅游产业发展,旅游人数的增加,景区的人民调解工作日显重要。为及时妥善处理纠纷,给游客提供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推进木兰天池生态景区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长轩岭街道办事处于2016年9月在木兰天池景区成立全省首家5A级景区旅游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由长轩岭街司法所主持委员会日常工作。
木兰天池景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严格按照“五落实、六统一”规范化调委会的标准进行建设,(五落实,即:组织落实、人员落实、报酬落实、场所落实、制度落实;六统一,即:名册统一、印章统一、标识统一、徽章统一、程序统一、文书统一)调委会把周边驻村、社区的3名法律顾问聘请为景区人民调解员,负责受理游客和旅游经营者、游客与游客之间及附近村民的矛盾纠纷,开展景区内普法宣传工作。游客遇到纠纷时,可第一时间到调委会进行调解。
据统计,自成立以来,调委会共成功调解50多起旅游纠纷,为游客提供一个和谐良好的景区法制环境。
木兰天池旅游景区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专门调解发生在景区内的各类民事纠纷。主要任务是为纠纷当事人提供纠纷调解、法治宣传、法律咨询等服务。调委会由木兰天池办公室主任晏翠华担任主任,下设调解室,办公地点设在木兰天池游客中心,调解室内配备办公桌椅、档案柜,制度齐全。长轩岭街道司法所负责业务指导,安排业务熟练、认真负责的工作人员、周边村、社区调委会委员定期到调解室协助调解,提供法律咨询。
木兰天池景区调委会的成立是加强企事业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的具体举措,同时也是街道人民调解组织网络体系向行业延伸的积极尝试,景区调解委员会的成立使木兰天池景区发生的矛盾纠纷有了专业力量进行调解,由无固定场地解决纠纷变为有规范化调解室心平气和地化解矛盾纠纷,对维护游客的合法权益、改善旅游环境、构建和谐旅游市场、树立良好的景区形象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生态法治、和谐长岭”

随着旅游产业发展,法治建设日显重要。街道党工委,政府决定实施“法治文化景区”建设,就地取材进行规划,以“生态法治、和谐长岭”为主题,把法治文化与旅游文化有机结合,化有形的载体为无形的熏陶,变抽象的法条为温润的文化,使法治文化宣传融入到生态景观当中去,广泛宣传法律知识和法治精神,让游客在轻松旅游的同时,不知不觉吸收到法律知识,从而提高游客和当地村民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平。长轩岭街道办事处于今年制订了《法治文化景区建设方案》,从七个方面采取措施,分三个阶段实施:一是在进木兰天池山体护墙增设法治宣传标语,新修5个车辆停靠站站台中增设法治宣传橱窗,开辟并实时更新法律解读、法治文学、警方提示、以案说法、生活与法、法治漫画等栏目;二是在木兰天池景区集散中心增设法治宣传小景,利用木刻石刻展现法律格言警句,在适合外墙上增设法治漫画墙绘,在游客服务中心建设法治宣传栏;三是在木兰天池景区至素山寺一线建设以“弘扬法治精神,优化景区环境”为主题的“法治宣传文化长廊”,利用游客服务中心门前,建设一个综合性的法治文化广场;

四是景区宣传册增设普法内容,增强宣传资料的可看性和实用性,并在景区旅游车、摆放,形成“法律宣传流动阅览室”;五是在景区附近的农家乐餐厅和家庭旅馆,摆放法律宣传摆台,宣传食品安全、防盗知识、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法律小常识;六是组建“平安假日”志愿者队伍,穿戴印有“生态法治、和谐木兰”的T恤衫或帽子定期在景区外组织法律宣传活动,利用景点“猜谜语学法律”与游客进行互动,在节假日、重要时期发放法律宣传资料,维护景区秩序,劝导交通行车安全、为游客提供其他温馨等。七是发挥景区调解室的作用,定期组织联村民警、法官、法律顾问等开展坐班活动,化解矛盾纠纷、解答法律咨询。木兰天池自开展“法治文化景区”阵地建设活动以来,当地的法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就景区游客而言,树上刻字留念、墙上乱涂乱画的不良现象,已基本消失,乱丢垃圾现象也明显减少。当地村民法治观念明显增强,思想觉悟日益高涨,村庄风正气顺,邻里和谐相处。木兰天池通过“法治文化景区”建设,营造全社会遵循法治规律、崇尚法治精神的浓厚氛围,努力把“法治文化景区”建成一条传播法律知识的亮丽风景线,营造和谐旅游景区,创建和谐法治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共创幸福长轩岭作出新贡献。
“七五普法、周二之约”

为了扎实推进普法工作,长轩岭司法所不断创新普法载体、拓展阵地,“七五”普法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10月17日,武汉晚报周二之约应邀走进木兰天池5A级景区,进行“七五普法 周二之约 走进木兰天池”的主题法治宣传活动。
活动中,来自湖北山河和湖北晨丰律师事务所的9名社区律师对景区游客和居民宣传旅游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知识,为前来咨询的游客耐心地解答问题,发放普法宣传手册1430多份。

同时,长轩岭街道办事处通过打造景区法治长廊的宣传平台,不定期更换以防“骗盗抢”、防“旅游消费陷阱”等法律小常识为内容的宣传展板,实现对景区游客、景区居民和工作人员的法律知识宣传,目的在于通过宣传教育,营造和谐景区的法治氛围,引导景区工作人员和游客依法办事意识,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诉求,营造和谐文明的旅游环境,努力在景区形成自觉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作者:熊建旺 撰稿人:黄陂区长轩岭街万来疆易庆洪蔡明远
2017.10.17
SQ�2�p���GL��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