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列子》转载仲尼(小结)

《列子》转载仲尼(小结)

作者: 君远近 | 来源:发表于2018-12-05 10:04 被阅读6次

    作品评析

    本篇由三段议论和十二个故事组合而成,旨在论述如何遵循道的本性来认识世界,其中仍然兼述养生之道方面的内容。这十五个自然段虽然难以截然划分各部分的中心思想,但大体上还是能看出各部分的主旨。

    前三个自然段为第一个层次,这里提出了“无乐无知,是真乐真知;故无所不乐,无所不知,无所不忧,无所不为”。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这就是亢仓子所说的:“体合于心,心合于气,气合于神,神合于无。”用这种“自知”来认识世界。孔子在回答什么样才算圣人时说:“不治而不乱,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只有这种顺物之情才能体现无为无不为。孔子在回答子夏提问时说,拿四贤的仁、智、勇、庄来换他,他也不答应。可见四贤的品德加起来也不如一圣。本篇的第二个层次由第五至第八个自然段组成。其中的南郭子的“貌充心虚、耳无闻、目无视、口无言、心无知、形无惕”,列子的“心凝形释,骨肉都融”,“物物皆游,物物皆观”,龙叔的“方寸之地虚矣,几圣人也”等言行,都体现了养生体道的内修功夫。第三层次由两段议论和一个故事组成,论述了生与死有幸运与不幸运之别、物极必反、无知主宰有知,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道与常理无处不在。第四层次从公仪伯所讲善于使用气力胜过以力气自负,公子牟与乐正子舆争论公孙龙的言论是谬论,还是“至言”,至尧治天下“不识不乱,顺帝之则”,都是讲处世、治国论理要遵循道,不能任意逞志。最后一部分是关尹喜论道,对上述四个层次的故事、议论加以概括和总结,提出“物自违道,道不违物”,因为道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道体现了万事万物的本性,所以“道不违物”,而“物自违道”者,必为道所抛弃。人的有为,逞强就是违道,只有无为才是体道,人们体道就必须破除主观成见。“在己无居,形物其著。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就是顺应自然规律,反映客观世界。当然,它强调不用感官、不用力、不用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列子》转载仲尼(小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vhi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