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大多数人信奉的一句话是:人在做,天在看。殊不知,能看到你做坏事的不仅仅是天,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亦有人能看透你的伪装,拆穿你的谎言,那就是能够抓住你的心思的人。
向林编写的这部《捕心师》里面就有能够抓住你的心思的人的那种职业——精神科医生。这篇小说是以心理学和精神病理学为基础的心理悬疑小说,分为三部《捕心师1:另一个世界》《捕心师2:拯救迷路人》《捕心师3:荒唐交易》。
整个小说起于一桩交通事故,高校校长高格非突然失控,开车撞击无辜路人,经精神鉴定,最终鉴定为间歇性精神疾病,申请无罪辩护。作为其鉴定参与者,主人公余莫寒被人利用,陷入这场情与法的官司之中。出于本职专业心理,余莫寒一直追寻高格非发病原因,一步步揭开真相。
这部悬疑小说以心理学和精神病理学基础,专业性强。
可能与作者本人经历有关,大学时就读于重庆医科大学心理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成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最早一批站在课堂上讲授实用心理学的大学老师。
这本小说,走着悬疑的路子,运用的是本职专业的术语,整个小说显得很专业,在悬疑之中,也能了解到部分心理学知识,刷新了我们对心理学的认知——一些精神疾病确实存在。
人格分裂——在电视剧《七个我》中,主人公一人分裂成七个角色。这是一种在极端压力之下产病理,如小说中的刘亚伟,分身于赵鲤,由于生活的压力,内心最期盼的愿望就是有个有钱的爹,可以好吃懒做,潜意识里就把自己当作小时候父亲厂长的儿子,是刘亚伟时有家庭,勤恳上班;是赵鲤时有女朋友,泡吧打游戏,而且自己全然不知。
这种病亦可以人为干涉,比如余莫寒被院长催眠,强行植入人格分裂症状,在自己女朋友和爱慕者各自分担一个角色,自己全然不知。
想来确实有点后脊发凉,心理学确实有点厉害。
这部小说内容丰富,主题深刻,与社会贴得很近。
向林曾为重庆某县县长,后辞职经商,做过某国企老总,又转向专职写作,混迹新浪,遂成大神“司徒浪子”。 在小说里涉及很多内容,医药界,学术界,官场,商界,警察界……小说里的人物形象都很饱满,作为各个领域的代表,“演技精湛”,以点带面,让我们也见识到了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里一些不为常人所知的隐秘之处,足以看出作者确实阅历丰富,下笔有神。
特别是法与情问题,一个患有精神病的人开车撞死无辜的人,到底该不该判刑。于法上,他是精神病人,对自己的行为不能负责;于情,那些无辜的人难道就有罪吗?那么作为律师呢?是循着私情,蒙蔽法律呢,还是暂时关闭良知,不顾无辜的受害者,始终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
难以抉择。选择维护哪一方面,都不可能完全公正。
有一部韩剧《听见你的声音》,也涉及到“情与法”之争,十年前闵俊国因故意杀人而入监狱,监狱服刑十年后,开始疯狂报复,在他杀害女主母亲后,由于没有证据,于是被判无罪释放,逍遥法外,还继续实行着他的报复计划。最后了解到真相后,才发现,这个杀人魔头原来也是受害者,他杀人起因就是因为男主的爸爸利用手段抢走了本该属于闵俊国妻子的移植心脏,也因为他的入狱,无人赡养老人小孩,于是他的父亲和孩子都被饿死。所以,才如此疯狂残虐。
最后,他免于死刑,被判无期,这个结局公平吗?
真的很复杂。
这部就是这部小说很现实、很深刻地方。没有绝对的公平,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是非常对错,一切有因有果。
高格非的成就,是用自己的妻子换来的。他失去了择妻权,但是换来了权力;背后主使者藤奇龙现在的安稳,是用不断地保护高格非换来的,他认为堵住他的嘴,自己的罪行就不会败露。
沈青青,在权力中心浮沉大半辈子,也不过是别人“得”与“失”的棋子,在“安稳红尘”的诱惑下,铤而走险,越狱。
人不能总想着“得到”,在“得到”的同时,失去点什么才构成平衡。
唯一的缺点就是,作者太爱惜主人公余莫寒。
可以看出,作者在塑造余莫寒时,花了很多心血,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反映出作者的某种寄托,恰恰是这份寄托,就让余莫寒承担了超过这个年轻人本身的重任。
余莫寒,年轻,帅气,多金,有学识,有胆量有担当,够理性……简直完美,让无数少女芳心萌动。
但在小说中,他过于强大,能力太强,反而弱化了小说的主题。
比如,办案能力强。文章中有人格分裂案,精神病患者被杀案,沈青青越狱案,以及高格非突发性精神病案都是通过余莫寒高超的心理分析找到线索的。
在整个过程中,除了主人公本身的能力外,外部环境过于和谐:懂他理解他的女友,一个不争不抢不会心生报复的愿意公平竞争的爱慕者,一个能让他完全信任的好哥们,体贴的家人们,都在关键时刻,毫无保留的付出,去帮他扫清障碍,情节太过于顺畅了,类似于,只要你想努力,全世界都会倾尽全力才帮你,但是,这很明显,不应该是一本让读者读完后能再三咀嚼的作品该有的品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