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泥湾挨着山脚一路蜿蜒,持续和我们的车子陪伴了半个小时左右,土地平整,非常难得,一度被称为“陕北的江南”。人类总是创造奇迹,比如南泥湾,比如大寨梯田,比如红旗渠,比如围湖造田;但奇迹是不可复制的,也是不可持续的。因而有些奇迹被荒废,成了伤口,成了古迹。有些复制弄成运动之后,轰轰烈烈地上,匆匆忙忙地下,最后是不了了之。我们在车上看到的南泥湾看样子也被撂荒了,委实可惜。

有人说,条件最简陋的是王家坪,最安全的是杨家岭,最宽敞的是枣园。走进枣园,感觉确实是宽敞,甚至有点奢侈。这么大的庄园,这么干净的园林,这个八十多年前的别墅群,几乎都是独门独户,厨、厅、卧功能各自独立,有的还是独院,有防空洞。别墅和别墅之间还隔开了一定的距离,鸡犬相闻而互不干扰,就是放在今天也是高大上的。据说枣园原来是一个破落地主申有安的庄园,后来转卖给驻防延安的国民党师长高双城。1939年为中央社会部驻地,有人看见旧址大门石柱两侧有康生所书“延园”二字。



有人说,延安本没有岭,杨家岭原名杨家陵,后来住了人,嫌“陵”字晦气,因改名“杨家岭”。除了地势不平,这里的格局和枣园差不多,无非是窑洞的特点更突出,几乎和山融为一体,因而也就更安全了。窑洞里也是一张床,一张桌,墙上挂有历史照片,简陋的柜子和其他家具,院子里有石磨或者石桌石凳,树还没有返青。这里最傲人的建筑是中央大礼堂,著名的“七大”会址。据说是大干快上秘密赶出来的。从1940年到1942年,外表吸收西式建筑风格,内部采用窑洞拱形结构,是当年延安唯一没有木梁和木柱的大型建筑物。系武大法律系杨作材设计,据说在延安他还留下了许多经典建筑,时势造英雄,时势也逼出人才,时势和人有时往往互相成就。即如长眠在岭那边的路遥又何尝不是呢?




车进延安城,过延河大桥,远眺宝塔山的宝塔,看得到宝塔旁边的摘星楼,还看得到山下的古城墙遗址。延安宝塔和宝塔山是通名,山是清凉山,塔是岭山寺塔,塔高44米,塔基周长36.8米,为八角九级楼阁式砖塔。始建于唐大历年间,距今1200多年,现存建筑为宋代重建。


晚上我们又坐公交车来到广场看宝塔山夜景,感觉那宝塔灯光红得像火焰一般。
朝过南泥湾,夕叩宝塔山。
枣园瞻圣迹,杨岭忆国难。
犹忆张思德,山中烧木炭。
犹忆三五九,荒滩变江南。
犹忆美髯公,羽庇遗孤暖。
遥想春风起,满陇山丹丹。
(2023.3.7.15:43.~3.9.7:00.初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