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认,尽管我从小讨厌坏男孩,但他们身上恣意妄为与放荡不羁的性格还是深深吸引了我。
比如中学时代那个玩世不恭打架斗殴的浪荡子;青年时代多次翘班逃课、谎话连篇、跟老板拍板叫骂的大哥……
几十年后,他们还在我的心头萦绕。
这不科学。
年轻的时候,周围的人跟我说,要找老实正经的男人做老公。我爸就是老实人,他像颗电子一样,终生都在围着那个叫家的原子核转悠,乐此不疲。
我觉得长大后,就要找像他一样的男人。
在我少女时代的心里,《傲慢与偏见》里面的达西,忠厚老实的郭靖,还有《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都是我要安安稳稳,踏踏实实过一辈子的偶像人选。
我爱学习,说话算话,谨守纪律,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学校。我从不在外面过夜,不去夜总会也也不早恋,整天在家不是帮妈妈做家务就是帮爸爸做生意,大家都夸我懂事,我也以此为荣。
为了配得上正经的男人,我也一步一步走向正经,直到我终于成为了温良恭俭让的家庭主妇,却日复一日地幻想自由。
有一天,我看了一本叫做《在路上》的小说。里面的主角萨尔与迪安,他们吸毒,滥情,动不动就喝得烂醉,泡妞泡到一对三,偶尔还与兄弟共享一妻。
他们一路搭顺风车横穿美国,衣衫褴褛,居无定所。
这样的坏男孩,是要被我拉入黑名单的。但是当迪安跟萨尔说:
“你的道路是什么,老兄?——乖孩子的路,疯子的路,五彩的路,浪荡子的路,任何路。那是一条在任何地方、给任何人走的任何道路。到底在什么地方,给什么人,怎么走呢?”
我为之着迷了。那个渣男,竟敢说出如此有启发性的话。
我看到这位“坏男孩”的道路,并非罪孽深重的地狱,反而无比精彩,每一刻都充满惊喜与享受。
爱了,饿了,累了,上路了,回家了,陶醉了,迷茫了,快乐了,放肆了……他们每天都在起伏动荡中体验着各种生活的真相:感受一切。爱过恨过好过坏过疯过背叛过折腾过痛哭过狂喜过,才不枉此生不是吗?
而我选择的道路:只是为了避免“坏”,也拒绝了各种隐藏在“坏”背后的好。
就像小时候和爸爸下象棋,只知道一味地防守,却不懂如何进攻一样。我一路逃跑与躲避,终于如愿以偿的获得了正经的生活,也是我最不想要的,无聊无趣的生活。
讽刺的是,尽管我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后来我找到的老公也是坏男孩,他年少时就多次离家出走,再大一点与一帮兄弟在街上收保护费,常年混迹溜冰场歌舞厅,阅女无数,还经常持枪打群架,直到几个兄弟进了牢房。
我们的恋爱经历,就像《汤姆与杰瑞》,只是我远没有杰瑞聪明,在一次又一次的追逐游戏之后,我站在悬崖边上无处可逃了。
我不是没有遇到过“靖哥哥”,但总觉得他们神圣不可侵犯,可远观而不可近玩焉,最后心不甘情不愿地嫁给了韦小宝。
钱钟书曾说了一句狠话:天下就没有偶然,那不过是化了妆的,戴了面具的必然。
我虽然追求正经的男人,但打心眼里喜欢的就是坏男孩,这是我死不承认的。
我从未正视自己身上的矛盾性,就像某次一位心理咨询师朋友说:我一直向往的,却在一直逃避着;我一直渴望的,却在不由自主地拒绝着。
过去与未来合谋,像两股力量,把我往相反的地方拉扯。我痛恨自己的选择,无论是我选择的正经生活,还是我选择的坏男孩。
这种复杂性终于让我正视,找正经男人过不正经的日子是一种理想主义,找不正经的男人过正经日子才是回归现实。
理想有多美好,现实就有多残酷。
用理想去对标生活,永远也没有满意的时候。
还好的是,我终于理解了《在路上》里的坏男孩们,他们敢想敢做,自由热烈地投入生活。迪安的不负责任,是因为从来没有人教他如何负责……他的生活道路,就是出发,出发,再出发,没有什么能让他停留。
这种自由放荡导致的情感混乱、被人诟病,正是他所承受的选择的代价。这才是生活的真相,无论选择了哪一种,都在获得与失去。
若不能舍弃,便无法拥有。
领悟到这里,我想,我不会再以对错来评判某种选择与生活。
坏男孩是“不对”的,可是这种不对却深深吸引了我;正经生活是“对的”,可它分分钟都在让我想要逃离。
如果生活一定要有某种标准,那就是抛弃对错,用耳朵倾听内心的声音,去选择,然后承担你所选择的。
好像是弗朗西斯·梅斯说过:
为了自己想过的生活,
勇于放弃一些东西。
这个世界没有公正之处,
你也永远得不到两全之法。
若要自由,
就得牺牲安全。
若要闲散,
就不能获得别人评价中的成就。
若要愉悦,
就无需计较身边人给予的态度。
若要前行,
就得离开你现在停留的地方。
我还在前行,前方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不过没关系,道路就是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