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
体验
赤脚跑一二十米
-
脚跟着地:脚会很疼且跑得慢(不能利用足弓的弹性系统)
-
前脚掌着地:舒服、合情合理
新观念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结构比拱形结构更有承载能力。—— 古罗马凯旋门
人的避震系统:一只脚有26块骨骼、33个关节、107根韧带、19块肌肉和38根肌腱。构成双脚的52块骨骼占全身骨骼数量的25%。
足弓有着双重功能:承受人全身的重量、通过塌陷变形来减缓脚落地时的冲击力
足弓有一定的弹性:通过对其压缩减缓落地冲力、在伸展过程中将着地被压缩时聚集的能量释放为动力
从骨骼形状可判断是否适合跑步:
趾骨和构成足弓的一些较大骨头的厚度都不一样:
-
最大、最厚的骨头:大脚趾骨和大脚趾连接的跖骨。蹬离地面时,承受这一瞬间的大负荷
-
小骨头的作用:帮助你感知脚的位置和状态,不是用来承受落地的冲击力的
走路时:脚跟先着地 —— 走路不会产生太大的冲击力,不会用到跑步的步幅、类似跑步的腾空动作
用法(分解动作)
前脚掌着地技术分解:
以前脚掌着地可以吸收落地产生的冲击力,它还使肌腱的弹性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从而更好地减少着地的冲击力和能量消耗。而足跟着地不仅将人体这部分完美的运动结构弃之不用,而且使踝、膝、髋关节直接承受了跑步产生的冲击力,导致超高的受伤率。
三种不同的着地方式:
-
脚跟着地:跑步时足跟先接触地面
-
脚中部着地(平脚落地/独角兽着地):身体重量均匀地分布到脚跟和前脚掌的同时,脚跟和前脚掌同时落地
-
前脚掌着地:跑步时脚掌前部先接触地面
前脚掌着地
对于跑者来说,前脚掌着地是唯一自然的着地方法。不管脚的什么部位着地,在身体前倾之前我们必须将身体重量转移到前脚掌上。
开始:在着地脚准备好与地面接触前,使脚稍微内旋(使脚的外缘接近地面,同时大脚趾轻轻向上抬升)
中间:在脚接触地面后,在足弓的弹性系统被压缩的过程中,脚向外翻转,向大脚趾方向轻微外旋运动。
结束:脚弓的弹性系统回弹释放动能,身体重量由前脚掌过渡到大脚趾。
身体重心知觉练习
将身体重量集中到脚的不同部位可以体现你对待时间的心态和愿望。
目的:增加脚部对身体重心位置的知觉能力
最终目的:察觉重心快速而微小的变化
重要性
-
深刻了解身体重心在运动中所起的力学作用
-
双脚熟悉身体的弹力系统(运动时通过能量转化发挥作用)
模式练习1
-
赤足,成弹性站姿,调整身体使之达到可以向任何方向随时运动的状态
-
慢慢围绕脚部移动身体重心,从前到后,从一边到另一边,然后环绕运动(像表的指针一样)
-
将身体重心集中在脚的不同部位
-
前脚掌
-
脚跟
-
平均分担给脚跟和前脚掌
-
双脚的外侧
-
双脚的内侧
-
-
重新将重心集中在最佳位置:前脚掌
-
逐渐加快速度重复上述动作
模式练习1
模式练习2
-
赤足,成弹性站姿,调整身体使之达到可以向任何方向随时运动的状态
-
慢慢开始原地跑步,感知足部的弹性动作,注意每一次的着地动作
-
注意脚的哪一部分与地面接触:脚跟、脚中部还是前脚掌?
几乎所有人在原地跑步时都用前脚掌着地。
-
你的脚在身体的什么地方与地面接触的?在身体之下、之前还是之后?
-
感知每一次着地时弹力经由踝、膝、髋关节自下而上传导
-
全面感知你的身体:你的平衡能力和跑步姿态怎么样?它们是否随着跑步的不同阶段发生变化?你是否驼背?头部处在什么位置?
-
尝试改变你上半身的位置:直立、前屈、后展。感知在什么位置时,你觉得跑步最舒服。
强化训练
以脚为中心的训练强度不大,而且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
-
完成跑步日志中“注意力的准备”部分的记录
-
将日常站立姿势调整到弹性站姿,审视你的平衡状态。继续重复练习这个调整过程,直到精准地达到动作要求。此练习至少重复5次。
-
每天至少将身体重心知觉练习(练习1和练习2重复3次)
-
用摄像机录下动作
-
进行一两分钟的短跑,并将跑步动作路程视频
-
力量训练:每个动作重复8次
-
填写跑步日志中训练小结部分,只写下你对这个阶段训练的几个想法即可,不需要长篇大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