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是什么?通讯工具,娱乐接收器,生活电子保姆,还是科技产品?
我们的衣食住用行都需要手机辅助,这是手机的基本功能。手机只是一个机器,一个承载着流量的东西,没有流量的手机是不完整的,至少三级残废吧。
选秀节目的流程第一步就是没收选手的手机。塑造一个养成系的爱豆,需要的是正能量热血的青春努力的少年感,他们忙着为梦想准备,通过手机传递的外界声音是风暴也是保护,在没有结果之前都是干扰项。但是在《创造营2019》里,当手机被收走的那一刻,是失恋的感觉,生命里重要的陪伴消失了,自己的一个小世界抽离身体,好吧,其实几分钟之后就适应了。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人均每天接触手机的时间为84.87分钟,也就是一个小时多一点,但是环顾周围的亲朋好友,远远不止这个数字。应该是住校的初高中生们拉低了平均值,他们每周放假开学都要经历和手机刚开始暧昧就被“世俗”斩断了情愫的心情撕扯。
现在很多专家告诉我们经常看手机会影响视力,经常低着头盯着屏幕对脊椎不好,手机有辐射对心脏不好,刷手机会上瘾影响我们的睡眠时间,这些我们都知道,但是我们就喜欢。
我们为什么对手机爱的深沉?
不要把玩手机归类成年轻人的“恶习”,很多中年人老年人抱着手机刷某音,某手的爱好来得更猛烈。今天同事小于在公交车上遇到两个阿姨,一边刷短视频还一边交流所见所闻,嘎嘎笑,重点是不戴耳机。一车人低着头皱着眉,手指滑动屏幕的速度在加快,不敢阻止,又讨厌到和自己生闷气。
大家在公交车上盯着手机,到底在看什么?看小说,看新闻,看爱豆的最新自拍,看已经下载好的娱乐节目,刷朋友圈看大家在干嘛,在微博或B站上找找有没有什么最新网友的沙雕剪辑,混混豆瓣知乎长长见识。
这个时候最害怕的就是微信突然提醒有语音消息,扫兴,只能切换频道,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文字最美丽吗?讲文明讲素质讲隐私的你如果包里没带耳机会很苦恼,不想通话内容被周围人听到,但是声音太小自己又听不到。更过分的是每一段语音只有十几秒,然后七八条,一件事情为啥要这么费劲。还没有来得及回复,视频通话的铃声就响了,心里的不痛快在上升,却只能赶快按下切换语音通话的按钮,把手机声音调小,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在每天早上,微信收到第一条消息的开始,就意味着你要进入工作生活状态,沉浸在手机世界里的舒适和欢喜只能告一段落。无论这条消息来自于家人,朋友,同事,或者老板,其实都在提醒你作为社会人的责任和生活,而不是手机软件里的一个注册ID后的匿名用户。
现在很多人多少有一些选择性社交恐惧症,在节目或电影视频弹幕里异常活跃,在某新闻评论中他能“慷慨陈词”,对着自己偶像的自拍吹出各种彩虹屁,但是面对真实的可知对象却不敢表现自己。
小七身边的很多九零后已经不喜欢发朋友圈了,不想分享自己的生活对别人塑造出来的生活滤镜也不感兴趣,他们不想社交,懒得和别人解释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九零后喜欢把自己放在一个陌生的鱼缸里不被关注的放飞自我,反正没人知道我是谁。
你手里握着的不是手机,而是一个相对自由的自我国度,和希望看到的,系统在不断给你推送的新鲜。
小七的微信公众号简七七文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