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例一句话简介:
特别可爱的书,但实用与否还得看个人,拖延症晚期群体得好好自救。
为什么叫番茄
1992年,一名名叫Staffan Nöteberg的大学生,苦于自己做事的效率低下找到了一个形似番茄的闹钟定时,规定自己在有限时间内集中所有精力完成事情。
关于时间管理,这几年被炒得很热门,无非是集中部分时间再休息一会,这种方式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很早就出现了吧,如校园四十分钟上课,五分钟课间休息等。
工作法介绍
1 工作任务细化列表,初学者最好是以30分钟为一个时间单位,前25分钟按照预定的工作内容严格执行,时间一到停下手头工作,离开休息5分钟。
2 在番茄工作法中分外部中断及内部中断,要养成聚精会神不轻易被打扰的好习惯,判断是否为紧急事件,如果不紧急就随手记录下来,等到番茄钟停止再去处理,或者和之后那些简短的计划任务合并;如果需要立即处理,那么正在进行的番茄钟算作废,先处理完紧急事件,再开启新的番茄钟。
3 所列的工作任务不能大于7个番茄钟,否则就需要拆分任务项目。
4 完成4-5个番茄钟之后,需要加倍时间休息放松15-30分钟。
5 开始前及结束后都在时刻总结归纳,每天开始工作前就列明工作安排,工作时要随时记录是否完成、被打断、临时加入事件等(最好使用简短的符号),使最终工作成果可视化,以便结束工作后回顾和整理(可使用1-2个番茄钟专门计划、整理、回顾)。
6 本方法的核心精神是一个时间段内只集中精力完成一件事,将“这个项目很重大”换成“我可以走出一小步”,让每一天的工作都充满成就感。
7 本方法需要通过实践不断调整,方法因人而异,持之以恒才能收效。
现在就去
关于这个方法, 我前年看到的时候不以为然,其实对于重视时间管理的人来说本身潜意识就已经有了一个番茄钟在心中,而那些拖延癖好严重的人,执行力才是关键。
当你开始了,便知道该如何记录、记录什么、归纳任务、适用软件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