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769029/9987685dba05f87b.jpg)
尼采的哭泣观后感
电影是小说改编,真实性不做深入研究了。从电影故事的角度看,这部片子还是值得看看。
故事情节不复杂,这里不做赘述。有意思的是对医生、尼采的演绎。尼采有哲思,任何人经不起他的追问,他坚持自己,没有家人、朋友,甚至一无所有的忍受孤独,他都在坚持着自己理解的哲学思想,但这么一个大哲学家也是人,他也渴望爱情,友情,但他对这些显然并不在行,他一厢情愿的爱没有得到满足,他是崩溃的,一定要让自己由爱转恨去忘记他自己认为背叛了的爱人,其实他就没明白他的爱并没有得到回应。他喜欢瓦格纳,欣赏他的音乐,但朋友交恶后,内心充满了愤怒,对过往的友情没有一颗宽容之心,甚至充满愤怒去臆想指挥瓦格纳的经典歌剧,从而想控制住朋友的背叛和离去。尼采认为:要让自己根植虚无,面对自己的孤独,进而燃烧一切,才能浴火涅槃。但他在酒店买醉发疯,快要死去时,虚弱的说出“救救我”,让医生知道了尼采做为一个人的脆弱性。向死而生的尼采,认为死亡是人生价值顶点的人,也惧怕一个人孤独的死去。
再说一下医生,一个事业体面富有但生活平淡无味的人,总是想有一些波澜和刺激,被美女说服去救治疯子尼采,他想通过谈话疗法,彼此敞开心扉,从而达到治愈尼采的效果。这个过程中,他们互为医治对方的病痛,医生不断受尼采哲思的启发,去认知自己,他试图忘记他臆想的情人,但他不会像尼采那样通过恨去忘记爱,他甚至在学生佛洛依德的催眠疗法里,去放弃一切,根植虚无,面对孤独,燃烧自己,让自己自由,去追寻自己的梦想,但发现他所谓的爱人,并不爱他,就立即崩溃,(注意,这是在他的梦中,仅仅是梦中的经历)他在乎的是被爱,他在乎的是名誉、地位,最后,梦一场,他回到了现实,这是他真实的选择,他只是普通人,不是尼采,他不会选择自由,他宁愿趋于平淡无味的生活,这就是大多数普通人的选择,无可厚非。而他最后终于理解了这一切,对尼采说出:孤独存在于孤独之中,一旦分享出来,孤独就蒸发了。就是这句话,让大哲学家尼采泪流满面,似乎也理解了什么是爱情、友情,那就是你把孤独分享给了你的爱人、朋友,也许你们只是相对开出的小船,相遇之后,最终会变回陌生人,但这样也挡不住真正追求自由的人-沉浸于存在主义的尼采,一个不苟且的人,一个面死而生的人,继续他的人生旅程的脚步,影片最后尼采孤身上路,奔赴意大利,去约会他心中的先知,查拉图斯特拉,进而写出那部巨作,其他影片中人,尘归尘土归土,各自人生。
此片中人物,我没有做真实性考证,就是当故事看,所有感想均来自本片导演的启发和演员演绎,读者可一笑置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