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天下

作者: 凝望你双眼 | 来源:发表于2023-08-25 10:14 被阅读0次

时间渐渐走远了,轮回不断穿梭,我们不断的和过去说再见,和未来说你好;不知不觉中,有些东西从远处慢慢经过,也慢慢消散在人海中,不知踪迹,不知是梦境还是存在于真实世界里的东西;后来,我渐渐明白了,她真实存在过,教会了很多,也让我体验到了很多。

今年很有幸,五月份去了一趟桂林阳朔,本来刚开始回来的时候就准备写这篇文章,却到最后不知从何处下笔,仿佛若有光,却抓不住那道光芒在何处?渐渐的,熟悉了所处的环境,也慢慢变得通透,因为只有自己闪闪发光的时光,才能真正意义上带给自己光芒;五月三日,从中山站坐高铁出发,行程四个小时,到达桂林西站;曾经在抖音上看到桂林很多的美食,去之前还想好好开味蕾;广西地处我国最西边的沿海省份,并与东南亚邻国交接,是我国对外贸易开放的南大门,很多外贸方面的会展都在广东这边举行;其次,桂林是一个没有重工业的城市,以旅游业发展为重要的经济支柱来源,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全国文明。

这一次旅行,我是跟团游,3号下午开始参观市区的景点,我们第一份参观的景点是位于桂林市区内的象鼻山景区,象鼻山原名漓山,位于桂林市内桃花江与漓江汇流处,山因酷似一只站在江边伸鼻豪饮漓江甘泉的巨象而得名,被人们称为桂林山水的象征。象鼻山以神奇著称。其神奇,首先是形神毕似,其次是在鼻腿之间造就一轮临水明月,构成“象山水月”奇景。站在远处眺望,小湖上几架小舟漂泊,微风拂面荡起涟漪,好想深吸一口气,感受着山水别样的风情。象山公园门口还有一个大象雕塑,导游说着它的来历,宣传着景区内的特色,也许在当地来说,大象是他们的一个精神寄托和信仰。与象山景区相隔的,便是桂林日月双塔景点,它们号称世界第一铜塔,其中日塔高41米共九层,通体均为纯铜装饰,并未与水中,世界上最高的电梯铜塔,世界上最高的铜质建筑物,世界上最高的水中塔。月塔是7级8角宝塔,高35米,用琉璃装修,庄重典雅。月塔一层面湖处有“太极鼓”,您可以击鼓一展雄姿,通往日塔的是一个地下水族通道,长18米,最大的感受是具有浓厚的宗教气息,也是宗教文化的一个发源地。其实,日月双塔最美的时候,应当是夜幕降低之后,两座塔发出不一样的灯光,也许在白天看不出哪一座塔是日塔,亦或是月塔,但是在晚上一目了然。它们呈现出不一样的光晕和色彩,在桂林山水上交相辉印,是桂林市区景点的标志性建筑物,文化底蕴;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国古代建筑技术的发展。浏览完景区后,我们去观看了一场杂技表演,内容颇多,有点记不太清了,就不该概述了。

第二天一早,我们告别了桂林市区,前往了我们整体旅行的重中之重——阳朔,其实在此之前,我对于这个地名有点陌生,确实有点孤陋寡闻,简单介绍一下,阳朔,2018年11月,荣登“2018中国幸福百县榜”。2019年9月,阳朔县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而且刚开始我们导游上午准备出发的时候,有一个小插曲,好像是门票没有拿还是什么东西没有拿,开到一半结果又回酒店拿东西,结果刚开始几个同行的游客闹得小冲突;车程很长,导游和我们讲了一些好玩的话题,渐渐拉近了距离,一个地方的景点、人文、历史、传承等等,都徐徐道来。第一个到达的景点,是阳朔山水的精华——遇龙河,它水质清澈,两岸群山环绕,山清水秀,其中在遇龙河上游的富里桥,有着500多年的历史,从富里桥沿着玉龙河走,便会有一条遇龙桥,遇龙河也因此而得名,同时它也是阳朔县境内规模最大的古代石拱桥,长约60米,宽五米,高9米,桥体巍峨壮丽,石桥两边爬满藤曼,抗日战争时期,遇龙桥对岸的朱家寨与日寇奋战并取得胜利九个月的英永实际,我们的路线是由遇龙桥到犀牛塘,乘坐的竹筏逆江而上,两岸绿绿葱葱,远远看去,山峦起伏,人们都说桂林的山秀,我觉得也巍峨壮阔,来到户外,深深的贪婪的吸上一口空气,都让人心旷神怡,用手抚摸着遇龙河的水,微微凉,说实话游过的河流也不算少,仿佛经由诗词中山水田园画一样;第一次坐着竹筏漂流,感觉确实不一样;

遇龙河的水,冰冰凉凉,确实另人向往,但是桂林山水远远不止这些;吃过中饭,我们又来到了另一个著名景观——兴坪古镇,也是我们小学课本上所介绍的景观,它发源于桂北越城岭猫儿山,属于珠江水系上游河段,被誉为全世界最美的十五条河流之一,我们乘坐着大型游船,行驶在漓江之上天空阴凉,清风拂面,两岸高山耸立,被植被覆盖着,绿绿葱葱,一眼看到的,山水融入在天地之间,行驶在漓江之上,看着形状各异的山峰,广播中传来景点的介绍,都是人们通过不停幻想,给予它们的一些童话故事,当然作为一个唯物主义者来说,自然是不信的,这都是大自然通过数亿万光年,地壳运动,外力侵蚀,风化等作用,加上位置,气候等等方面的影响形成的奇观;特别有意思也值得宣传的一个点,我们中国20元人民币的背景图就是取自于漓江之上的一束景观,也被当地作为介绍漓江的一个重点,桂林的山不是特别高,其主要是以奇异为主要代表,有的像五指山,有的像月亮山,人们通过外观形状来进行命名,漓江两岸种植着凤尾竹,清冽的水顺江而下,浅浅的沙滩上还有飞鹤,天空灰蒙蒙的,江水山川天空与行船,奇异的喀斯特地貌,真是人间仙境一般,2014年也被列入了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自猫儿山发育河流,流经桂林、阳朔到达平乐;故人曾用这样的诗词来进行赞叹:“漓江饮马欲何之,不尽芒山烟雨迷。 曾逐秦兵临桂海,也随汉戟过边陲。 雄风鞭策行千里,壮志凌云胜昔时。 仰首崖头观宇宙,一声长啸九天披。”;看完了河流,也总得近距离的欣赏桂林的山,那么溶洞这奇特的自然景观不容错过;

之前我们说到独特的喀斯特地貌,那么最具有代表的观赏性溶洞,银子岩便是必不可少的,它是是可溶性岩石中因喀斯特作用所形成的地下空间,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可溶性的碳酸氢钙。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灰质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就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异景观的溶洞,由此形成的地貌一般称为喀斯特地貌。银子岩属层楼式溶洞,包括下洞、大厅、上洞三大部分,汇集了不同地质年代发育生长的各种类型的钟乳石,特色景点数十个,以音乐石屏、瑶池仙境、雪山飞瀑"三绝"和佛祖论经、独柱擎天、混元珍珠伞"三宝"等景点为代表,栩栩如生,形象逼真。银子岩洞内的每一处都独立成景,远观又形成一个奇异的景观世界,形神意似,令人浮想联翩。越是深入洞中,越是奇石遍布,景观越是高大雄伟,形色壮美。你看那擎天石柱犹如立于峰巅之上的老松,忧郁沧桑,周围遍布均匀细长的枝权,巍巍高乎26米,此是洞中“三宝”之二,名为“独柱擎天”。再看那凌驾在半空之中的“险峻天桥”不禁让人想起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然而使人惊讶的是“桥”的另一端与岩壁只有一丝相接!更有奇趣迥异的伞状钟乳石,以其比作神话中北方多闻天王手中的神器——“混元珍珠伞”随队的导游将传说故事娓娓道来,形象而生动,实属溶洞景观中的绝品,这种在地质变化以及石灰岩溶解的复杂变化过程中产生出的奇特形状,对地质学、地貌学、洞穴学等学科均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之前在家的时候。特别喜欢观看CCTV10科教频道的地理中国节目,那么,石柱是怎么形成的呢?小小介绍一下,石柱的形成为滴水沉积的过程。石钟乳向下方生长,石笋向上方生长,对应的两者接触后连接形成的柱状体就是石柱。石钟乳和石笋的形成都是在凸起部分上沉积形成的,含有碳酸氢钙的水流经凸起部分的表面时,在适当的温压条件下,水分蒸发以及二氧化碳逸出,钙质以碳酸钙的形式析出并附着在已有的凸出部位上,从而使石钟乳和石笋逐渐变大变长。流水由石钟乳下部滴落到石笋的上部,两者就有了连接到一起的可能。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两者最终会连接起来。此外,在生在的过程中,如果流水滴落的位置改变则石钟乳和石笋就不能够连接起来,但是两者在一定条件下会单独发育,形成单向性石柱。而我们观赏到的原理,也是这个原理,主要组成部分是滴水效应,又因为每个地区的温度,湿度不一,所以我们所观看的景色千姿百态,再加上人类对于大自然的开发,使得洞穴之中呈现出不一样的颜色,是整体观赏层次感分明,这就是大自然的美丽,一簇一簇,向深

处蔓延,具体不知道怎么去形容了。

但是,可能是因为天气的原因,银子岩之中温度有点高,空气流通性较差,确实在里面有点热;上下台阶的时候,台阶上潮湿有点滑,该景区没有导游进行介绍,进入的时候他会给你发一个接收器与耳麦,当你经过该点的时候呢,耳麦会进行景点介绍,有点新奇;最后出来的时候,有一段长长的索道,我们可通过索道一路滑下山,再进行远离返回乘车点。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索道了,有点小刺激!

晚上,我们到达了阳朔小镇,这个小镇最为著名的便是阳朔西街了;我们正住在阳朔西街的对面,简单来说便是一条商业街,吃喝玩乐样样俱全,形色各异的美食,来来往往的人潮,还有花灯,当然这条街上最重点的就是阳朔特色的啤酒鱼,都说鱼产自漓江之上,鲜美可口,酒吧门口都有驻唱歌手深情的演唱着歌曲,五一黄金周这条街上人口络绎不绝,来来往往,中国人也喜欢往人多的地方行进;

一觉醒来,吃完自助早餐,开启最后一天旅行,传说中的世外桃源,初中我们学习过一篇文章,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当然这篇文章有很大一部分的夸张手法,但是经典按照其所描述的内容进行建设,我们乘船进行游览,桂林的山水,即使昨日看了一天,还是觉得格外新奇,也许是长处于喧哗的闹市之中,对于宁静有着别样的渴望,岸边的居民用着舞蹈迎接我们的到来,山不是特别高,轻舟环绕湖光山色,田园村舍,过绿树丛林,又穿山而出,沿途可经原始形态的迎宾、祭祀、狩猎,欣赏到民族特色的狂歌劲舞、边寨风情;徒步观赏的民寨群是桂北各少数民族建筑的一个缩影,鼓楼、风雨桥、对歌台、花楼、长廊、图腾,充分展示了各民族文化的光彩特征。

下午4点钟的高铁,从桂林北回到中山;最后一次见面,在中山站。。

后记

刚开始并不知道,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心情很复杂而又平淡,说实话,时间慢慢淡化了记忆,也慢慢淡化了情感,这一次,看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但是曾经一起走过的人,却停留在记忆之中,无法触碰,无法改变。这一趟,走下来,沉静了许久,很多事情都有第一次,我们永远不会让时间停止,只能一步接着一步往前走;她说:“人的成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经过很多很多事情之后,才慢慢变得成熟。”那段时间,一直在回想曾经的话语,后面渐渐知道了,其实人是留不住的,最后留下的只有自己,这一段旅行,真的教会我太多太多,也失去了很多,记得大学上学之前,听到的一首歌:“我多想再见你,哪怕匆匆一眼就别离。”后来我觉得,没有很大意义了,也许不打扰,尊重意愿,结果也是一样的,仿佛这就是一场梦,梦醒了,没有失去什么,但是获得了很多感受和成长,明白了很多东西,有些事情,只有亲身经历过,才懂得珍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甲天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vwv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