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观万物,守己心,方为修行

观万物,守己心,方为修行

作者: s感悟人生 | 来源:发表于2021-04-24 08:17 被阅读0次

“无量心”是佛教语,指佛菩萨普度无量众生而应具有的精神。

四无量心代表“慈、悲、喜、舍”即:给众生欢乐为慈无量心,救众生于苦难为悲无量心,见众生离苦得乐而喜,为喜无量心对众生无憎无爱,一视同仁,为舍无量心。

如果说,人生是一场修行,我们就是在众生中洞见自己,于万物间行走,经历离苦悲喜,然后修得一颗禅心。

此曲《无量心》选自马常胜先生的音乐专辑《虚谷》,音乐是透时空的心灵观照,自箫音琴韵中感怀天地,寂然澄明。

乐曲的开头突破东方古典乐的束缚,加入了钢琴,增加了灵动与灵秀之气,钢琴的清透声,作为铺垫,将全曲引入了澄明寂然的空间。

旷古的箫音飘渺而来,自天地与山水间回响,犹见一修行人默默远行,衣襟轻飘,带动风声轻摇,在这清静无为中沉淀凝练。

琴箫交织的旋律中,闻者如入远离喧嚣、清净无染的境界,使人清净欢喜,无所沉郁。

整个乐曲有消融人们的欲望,潜心内省,烛照生命实相之感。

人生,无论何时何地,都须自渡,你若都放弃了自己,何人能拯救你?

生活中的辛酸苦辣,只能自己品味;人生的千姿百态,只能自己感悟。

心里的苦楚,不必逢人就诉说,身上的伤痕,不必一直展示。苦,学会自己吞;伤,学会自己抚平。

只有体会过酸甜苦辣,方知个中滋味;唯有经历过艰难险阻,才能触摸到幸福。

世间善恶共存,如何在看过人间百态之后还能留守一份慈悲,修得慈悲喜舍之无量心,才是难能可贵。

于风尘路中行走,却能使衣衫不着尘埃;即使凝望深渊,也不忘这时间本就有的光明。

观万物,而守己心,方是修行。

禅音静心,听这箫声引人入胜,随它而行,淡看人生百味,不拘于毫厘得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感怀世间万物,静观己心…

相关文章

  • 观万物,守己心,方为修行

    “无量心”是佛教语,指佛菩萨普度无量众生而应具有的精神。 四无量心代表“慈、悲、喜、舍”即:给众生欢乐为慈无量心,...

  • 妙音诗集(下集)《寿世养生》——有为之修

    有为之修 自观己心心藏身,自观己身身藏心。 身心自在修行里,觉悟之人身心明。

  • 观棋不语,守其本分。 持棋非你也,破他人之局,所胜亦非你也。观局者得局中可学之学,得学己用方为胜。 局者迷,亦非燥...

  • 修行

    御风而行已成仙,御龙而令天下观;御己而福需自度,御心如无宇宙缘。《修行》 ​​​

  • 静守己心

    不忘初心,当你走过风风雨雨,停下脚步,静下心来,回头想想,一些事早已随风而去,留下的只有回忆,忆难寻,难追忆,好在...

  • 静守己心

    四时自有序,万物合阴阳。这也许就是道家所说的道吧。所以没必要的繁杂都要让位于合乎自然的事情。不要觉得如今怎样,想想...

  • 不念过往,不畏将来,静守己心,浅笑安然

    不念过往,不畏将来。 静守己心,浅笑安然。

  • 四十

    观己心,对执念。

  • 内观

    内观必明内外 何为内外 有人我即为外 以目观目 以耳听耳 以鼻闻鼻 以心印心 以身感身 以己知己 万物万法如此 方...

  • 沉思

    道为阴阳之变,变化,阴阳之运动。观其变化 而守司其门户,相生则吉,相克则凶!万物皆有心,心能映万物。一念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观万物,守己心,方为修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wdil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