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第一次拥有自己的金钱观是什么时候?
我第一次是大学快毕业的时候看了《穷爸爸富爸爸》,才对金钱真正有了感觉。在此之前对钱没有什么感觉。
是的,我很无知。之前的岁月里,似乎都羞于谈钱,谈钱很俗,整天把钱挂在嘴巴上的人很坏,无奸不商。亲戚朋友间最好不要谈钱,谈钱就伤感情。。。。。
之前一年是各种知识付费和书籍教化了我,这一趟温州之行彻底扭转了我,亲眼看到的震撼果然印象深刻。
托表姐结婚的福,阔别十几年再次来到浙江温州。
江浙地区一直给我一种感觉,那就是富有。这在我才几岁的时候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0几年前来的时候,我姨妈生活的那个小镇里的小巷子里许多户人家就开始陆陆续续偷渡去海外淘金,意大利,法国等等,现在他们大多数已经完成了一代人的迁移。落后者如我姨妈一家人也搬进了附近的小区。当年看起来华丽的楼房,现在都是外地打工者在租住,一副颓败的样子。
小时候总是觉得别人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所以经济发达。这一趟才明白了更重要的是这其中的思维差别太大了。
讲几个最深刻的:
1.对学历的不看重,更看重赚钱的能力。
大多数家庭对孩子的学历不怎么在意,初中高中学历就行了,本科毕业算学历高的了。但一点也不妨碍其财商的发展。
相反现在还有很多人抱着“唯有读书高”的想法。学历重要吗?还是比较重要,但我见过很多的人为了逃避工作去读研读博。认识一个阿姨,收入拮据,独自抚养两个孩子,儿子读到研究生毕业,小女儿选了8年的医学系念,每次看到那个阿姨沧桑的面容我都觉得其儿女不够懂事。我一直认同连岳讲的,家庭不宽裕的孩子就应该尽早完成基本教育,然后进入社会赚钱。而赚钱绝对是一个人能力的体现。
2.借钱要利息是天经地义
当我现在才明白利息以及复利是多么伟大的事物时,他们已经用了好多年了,很多年前我姨妈借钱给舅舅做生意都是要收取利息的。还有一些民间融资的发达让我叹为观止。
反观自己,我妈借给我们一个亲戚几万元,好几年了吧,别说利息了,暗示其还钱的时候,人家总是说,你现在又不缺钱,着什么急嘛,我不会赖账的。于是反倒是借钱的人不好意思了。赖账也许不会,但你没看见这几年通货膨胀都什么样了。我妈还问我什么时候买房,这样她就有借口让其还钱了。
3.打工是不划算的
记得第一次看到笑来老师讲的,你的时间之所以能够卖出去,就是因为买时间是划算的。那么震撼的感觉。
在这里似乎都是常识,一般来说在工厂等地方上班的大多数都是外地人,一般的土著想方设法都会自己去做生意。
连我姨夫那么懒散的人,也跟我说,给别人打工是不划算的,还是雇别人比较划算。他自己做工厂,请了一个外地人帮忙,每天上午上班下午就打麻将,一年收入也将近10万。
回来过后我不禁思索,金钱究竟是什么?
金钱是什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一个人独立自由的基础。钱是我们每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物之一,这个没人反驳吧。
我们说付费就是捡便宜,从某个角度讲,因为给你提供价值的人就是你的贵人,我们应该回报,而用最重要的东西回报贵人,不是很合理吗?也是相当可靠的。就好像你有一个男朋友,每天都说多么多么爱你,可是却对你一毛不拔,你真的相信他的爱吗?
在生活上能用钱解决的就不要麻烦别人,私信叫别人点赞什么的这种事就不要做了吧
。谈利益的时候就不要扯到感情。
终于抛弃了对于金钱追求的那种别扭的感觉,感觉世界更开阔了。
我相信成长的每一小步都是人生中的一大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