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最浪漫的事就是陪你慢慢地到老,与你一起看日出、等日落。可是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我们不怕生离,只恨死别。
经过千百年封建社会历史的沉淀,“男女平等”只是一种宣传口号,但“男尊女卑”的思想仍然刻在人们的骨子里,植入血液中。
在我开始记事时,走亲访友时,隐隐觉得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女人与小孩子不得上座。男人们在一起喝酒聊天,女主人忙里忙外为客人们端菜倒茶。小孩子与女人会在厨房里简单吃点饭菜。
改革开放后,政府大力宣传“男女平等”的思想。人们聚餐的饭桌上渐渐多了女人与小孩子的位置。“维护女性主义”的思想如雨后春笋冒了出来,女人们不再甘于沦为“家庭主妇”,而是走入社会,成为“职业白领”、“职业精英”。
这些变化都归于改革开放,社会进步与发展。唯独有一样是人们羞于启齿的事情,寡妇的生活,即使做对了也被人诟病。
在农村,“男尊女卑”的想法仍然植入人们的思想里。有很多的孤寡老人独自生活,他们大多是鳏夫寡妇。
鳏夫可以再娶,找一个老伴,安然享晚年。寡妇却不可以再嫁,虽然没有所谓“贞洁牌坊”,但这种观念却隐约束缚着人们的道德行为。
在这个世间,我们不怕生离,只恨死别。
如果在知天命的年纪失去人生另一半,倘若男人失去妻子,儿子和女儿生怕父亲晚年寂寞,会鼓励与支持父亲再找老伴,称为“续弦”。女人失去老公,儿子和女儿可能会经常回家多陪陪母亲,这是他们能给予母亲最大的精神慰籍。无人问我粥可温,无人问我可添衣。女人的生活只剩下寂寞,穿针引线,做些手工,打发这寂寞的时光。一旦失去丈夫的妻子,剩下的漫长岁月就用“熬”字来形容。画地为牢,莫过于如此。
偶遇一个老人骑着三轮车,看着路边的风景,有时候会停下来歇着,目光撒向不知名的远方。
一扇门,有钥匙可以打开。可是绑在人们思想上的道德枷锁,什么时候解开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