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这一本书的前言《如果你是叶公好龙式读者》,作者讲到:很多人都说自己崇拜王阳明,但是他们往往不知道自己也许不是真正崇拜他,只是王阳明被誉为现在的成功者,他们也想当一位成功者,或者想同往成功的方向迈进,就去学一些心学。试问这些人,如果你真的了解王阳明的一生,知道心学的真实含义,当初的热情会不会烟消云散呢?
我突然被这句话击中,我不停的问我自己,我为什么喜欢王阳明?我为什么说一生只拜王阳明?
于是回顾起我接触王阳明心学到现在的历程:
第一次听说王阳明,是在樊登读书会里,樊登老师讲《王阳明大传》,印象深刻的那句话是:大多数人是文武双全,但是王阳明是文武双绝。樊登老师以故事为主,讲了王阳明人生的几个著名故事,每个故事都觉得他是我眼中的有趣灵魂。
后来间接的搜一些凯叔讲历史的王阳明部分,余秋雨老师秋雨书院讲王阳明部分,我当时有两个感悟,一个是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是有趣的灵魂无解时,听王阳明的这些故事,我发现他就是我眼中的有趣灵魂。另一个是王阳明这么优秀,但是知道他的人真的很少,他远远没有孔子出名,而《传习录》我曾经居然从来没听过,而那句一生俯首拜阳明居然是日本人说的。从那时起,我也写下了一句话,一生只拜王阳明。
再后来就是听度阴山老师讲阳明心学,自己开始看市面上的书籍,有很多理解的地方,不得不说比起传习录的晦涩难懂,有人讲的确省力不少,但是自己一定要思考,不可听完盲从,我大部分是认可的,也有一些是因为本人愚钝无法理解的。
在知道王阳明到学习心学的过程,我试过用本子记笔记,叫过他师父,冥想打坐去除恶念,想起他龙场悟道的情景自己看着天花板,希望自己突然跳起来说句:啊!原来如此!迷茫时睡觉前先想一个问题,默念三遍,希望在梦里遇到他。当然,一次也没梦到。
这其中,我从入迷到迷茫,不知道自己每天在干什么,好像自己是一种为了拜师而拜师的形式主义。
从对自身做法的怀疑到对我学到的东西的怀疑,市面上的心学好多啊,每个人说法不一,我到底应该听谁的?应该信谁的?哪个才是王阳明要告诉我们的?
慢慢地悟出两个道理
大道至简,越多越惑
知行合一也好,四句教也好,致良知也好,真理都是简单的,只是我把它想复杂了,也许觉得王阳明是谁?一代大师,怎么可能说的这么浅显?一定有别的意思,于是简单开始走向复杂。
再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有的人这么理解,有的人那么理解,有的人会因为把道理带入自己的经历中,每个人说的好像都有道理,解释开始五花八门。《传习录》我看不懂,是因为它是文言文吗?是因为我根本没有明白阳明心学到底是什么,明白了它的真理,传习录的问题都是上学时候的变式训练,万变不离其中。我没有悟出来,也不知道多久能悟出来,但是它一定是简单的,一定是。
真知在真行
知行合一的知到底是什么?良知也好,知识也好,知道也好,真知也好。知都是行之始,行才是知之成,这说明,没有行动的知都是假的,知就是能行的知。必须用在实践上,付诸于行动上。做的到,把知解释成什么都无所谓,做不到,知解释的再透彻又有什么意义呢?
碎碎念了一堆,不过我突然想明白了,我干嘛纠结自己为什么喜欢王阳明吗?就是喜欢啊,难道简简单单的喜欢,非得格出个理来嘛?我也真是奇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