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作家
​乡情琐忆‖麦收·狗刚鱼

​乡情琐忆‖麦收·狗刚鱼

作者: 卜祥山 | 来源:发表于2020-12-15 22:45 被阅读0次

在我家,媳妇负责日常生活物品采购,前几天我问她,现在还有卖咸狗刚鱼的吗?她说县城卖的很少,赶集有卖的……

今天中午,她赶集买回了一袋狗刚鱼,“今后晌(晚上)擀饼煎鱼”。

她一说“擀饼煎鱼”,忽然一下子想起了小时候的“过麦”。

“过麦”是寿光土话,指的是麦收的过程。在机械化低下的年代,收割、脱粒、扬场、入仓……整个麦收基本是靠人工完成的。

由于麦收时间长,体力消耗大,所以,麦收期间的伙食也比平常要好一截,“擀饼煎鱼”基本是麦收的标配,如果再加上“虾皮掐蒜(捣蒜)”“白饼卷鸡蛋”就凑成麦收的“老三篇”了……

那时所说的“煎鱼”基本是煎咸狗刚鱼,麦收前,卖鱼人除了赶集之外,也开始了走村串巷,自行车上驮着筐子,筐子里有虾皮和狗刚鱼,狗刚鱼用细铁丝串着,鱼身沾着盐粒,泛着白光,十几个串成一串。买上几串狗刚鱼,拿回家挂在墙上,就等着麦子发黄了……条件稍微好转后,每家还要称上几斤虾皮。

咸狗刚鱼的做法也有多种,比如油煎着吃,比如擀完饼后在鏊子上扔上几个熥着吃,比如扔在火里烤着吃,吃剩的鱼头还可以掐(捣)蒜吃,“鱼头掐(捣)蒜”,又辣又香,也是一道美味。

今天的擀饼煎鱼,咸依旧是主角,但是,寿光遍地的蔬菜大棚,早已把麦收的记忆驱赶的渐行渐远……稀释的越来越淡……

(图片取自网络,向拍摄者致谢。照片打上了老卜的水印,实属无奈,抄袭的太多了!特别是“网易号”的作者,不!抄者。)

相关文章

  • ​乡情琐忆‖麦收·狗刚鱼

    在我家,媳妇负责日常生活物品采购,前几天我问她,现在还有卖咸狗刚鱼的吗?她说县城卖的很少,赶集有卖的…… 今天中午...

  • 乡情琐忆——————打狗

    我打小就稀罕狗,我稀罕的不是现在与人“同床共枕”,“成双入对”搂在怀里的宠物狗,而是土生土长的“笨狗”。叫它笨狗不...

  • 乡情琐忆

    我家向南不远处的地方就是一条长长的堤坝,围着温厚、柔软的沙河水。沿着河坝一直往东走,看着堤坝左侧的风景,由密密麻麻...

  • 乡情琐忆:凉茶

    在我的家乡寿光市,(寿光东南部)把白开水叫“凉茶”。 “凉茶”是土话。随着普通话的普及,人们在语言交流中,土话、俗...

  • 乡情琐忆‖“开火”

    村北有后埠,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村子筑有圩子墙,后埠就是村庄的天然的屏障,村子有东门、西门,南门,因为有后埠阻挡,所...

  • 乡情琐忆——————吃烟

    在我的老家,把抽烟叫吃烟。我从八九岁就开始偷着吃烟,那时的人们,成盒的香烟吃不起,大多吃烟袋和用写过字的本子纸卷烟...

  • 乡情琐忆‖“开火”旧事

    小时候“开火”,(分成两队,扔石子土块,模拟战争,冲锋)把小叔的头打破了。他一露头,我正好扔过去一块硬土坷垃,正中...

  • 乡情琐忆‖“小香港”

    八十年代,性如青年,勇敢且叛逆,觉醒且风骚。 邻村老王(当时是小王)提溜着提包去了南方,等到他再回村时,穿衣打扮简...

  • 乡情琐忆‖二大爷打狗

    我从小对狗就是又稀罕(喜欢)又害怕,自家养的狗,稀罕的要命,见了别人家的狗怕的要死。 那年去村西人家借东西,不知道...

  • 乡情琐忆:“拿豆虫”

    在我的家乡寿光市,把“豆天蛾”的成虫叫“扑拉蛾子”,把幼虫、蛹叫“豆虫”。 豆虫,主要以豆地为“栖息地”,啃食着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乡情琐忆‖麦收·狗刚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wugg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