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家,媳妇负责日常生活物品采购,前几天我问她,现在还有卖咸狗刚鱼的吗?她说县城卖的很少,赶集有卖的……
今天中午,她赶集买回了一袋狗刚鱼,“今后晌(晚上)擀饼煎鱼”。
她一说“擀饼煎鱼”,忽然一下子想起了小时候的“过麦”。
“过麦”是寿光土话,指的是麦收的过程。在机械化低下的年代,收割、脱粒、扬场、入仓……整个麦收基本是靠人工完成的。
由于麦收时间长,体力消耗大,所以,麦收期间的伙食也比平常要好一截,“擀饼煎鱼”基本是麦收的标配,如果再加上“虾皮掐蒜(捣蒜)”“白饼卷鸡蛋”就凑成麦收的“老三篇”了……
那时所说的“煎鱼”基本是煎咸狗刚鱼,麦收前,卖鱼人除了赶集之外,也开始了走村串巷,自行车上驮着筐子,筐子里有虾皮和狗刚鱼,狗刚鱼用细铁丝串着,鱼身沾着盐粒,泛着白光,十几个串成一串。买上几串狗刚鱼,拿回家挂在墙上,就等着麦子发黄了……条件稍微好转后,每家还要称上几斤虾皮。
咸狗刚鱼的做法也有多种,比如油煎着吃,比如擀完饼后在鏊子上扔上几个熥着吃,比如扔在火里烤着吃,吃剩的鱼头还可以掐(捣)蒜吃,“鱼头掐(捣)蒜”,又辣又香,也是一道美味。
今天的擀饼煎鱼,咸依旧是主角,但是,寿光遍地的蔬菜大棚,早已把麦收的记忆驱赶的渐行渐远……稀释的越来越淡……
(图片取自网络,向拍摄者致谢。照片打上了老卜的水印,实属无奈,抄袭的太多了!特别是“网易号”的作者,不!抄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