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深夏晚晴天ZMH
作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清明上河图》是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为数不多的存世精品。在这幅长达5米多长的画卷里,包含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牲畜、建筑等,生动传神地描绘了十二世纪北宋都城汴京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展示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清明上河图》内容极为丰富,全卷场面浩大、气势恢宏,其严谨的构图、细致的笔法,都充分体现了张择端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和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千百年来,《清明上河图》不仅被奉为一件伟大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精品,更为后世提供了研究北宋大都市的第一手资料。其丰富的思想内涵、独特的审美视角和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使得它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绘画史上,都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
据统计,《清明上河图》里有人物近千位,牲畜六十多匹,木船二十多只……5米多长的画卷里,尽显汴河上下十里繁华,画尽了北宋尽两百年的文明与富饶。然而,看似是歌颂盛世图景的它,实际上却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
多年来,《清明上河图》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学者对其进行研究,也带给了后世无数的想象。这其中就包括《清明上河图密码》的作者冶文彪。
冶文彪是1970年代生人,多年前偶游开封,自此沉迷《清明上河图》,他立誓要围绕此图创作小说史上最庞大的推理布局。冶文彪历时五年构思,五年创作,十年磨一剑,终于著成了《清明上河图密码》一书。
在书中,他布下了一个旷世奇局,画中824个人物逐一复活,每个人有名有姓有自己的身世,案件错综复杂,情节丝丝入扣。看似繁华的北宋盛世,实际上杀机四伏,画眼中客船穿过虹桥,颠覆北宋帝国统治的序幕也悄然拉开……
作为大型历史推理小说,除了情节引人入胜外,相较其他推理小说,冶文彪的《清明上河图密码》还有三点独特之处。
1、打破了传统的单一固定主角,采用家庭破案的方式推进故事情节
在第一部中,《清明上河图密码》全书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划分,每行分别对应一个案件。每个案件各自独立,彼此之间又互相关联。在书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就高达149个,这其中,又主要围绕“五子之一”的“讼绝”赵不尤一家展开。
宋代开国以来,鉴于历朝皇亲国戚篡权夺位之乱,故而不许宗室子弟参加科举、在朝中任职。作为太宗皇帝六世孙的赵不尤自幼习武,却受限于严苛的宗室限令,只能得个虚职。随后,他见个别宗室子弟因文行优异被授予官职,便转而习文。但由于此前参加武举时脸上受伤留了疤,也触了“废疾者”禁考之限。
空有一身才学却无法入仕为官,心中有志向的赵不尤不愿被朝廷供养、无所事事,于是带着妻儿住到了民间,做起了讼师。赵不尤刚正不阿、一身正气,多年来,他尽己所学,帮助百姓解决纠纷和各种疑难杂症,在坊间获得了“讼绝”之称。
期间,他收养了墨儿和瓣儿,将他们认为自己的义弟义妹。墨儿和瓣儿自幼跟着赵不尤一家,潜移默化中也学了不少推理的知识。而堂弟赵不弃爱好广泛,最喜有趣之事。他时常见到赵不尤碰到极考心智见识的疑难杂症,也一直跃跃欲试,心痒不已。
《清明上河图密码》第一部就围绕赵不尤一家四人各自的经历来展开。
清明节这天,汴河的虹桥下,一艘新船撞向了一艘客船,烟雾弥漫,在众目睽睽之下,客船竟然凭空消失。而新船上却悄无声息地出现了25具尸体……因客船船帆上秀有朵大梅花,此案也被称为“梅船案”。
对推理断案颇有一手的赵不尤受邀前往调查“梅船案”的真相,与此同时,赵不弃、墨儿和瓣儿也碰上了不同的案件,日常跟着赵不尤做诉讼的兄妹三人,也想趁机历练历练,于是分别负责起了“变身案”、“香袋案”和“范楼案”。
在《清明上河图密码》之前,古今中外的众多推理小说中,绝大多数都是有固定的破案主角或固定的搭档,比如《名侦探柯南》中的柯南、《福尔摩斯全集》中的福尔摩斯和华生等。这些推理小说有固定的讲述视角,绝大多数也都是以接一案、破一案的形式来展开。
而在《清明上河图密码》第一部中,冶文彪完全摒弃了此前推理小说的套路,不再是传统的单一固定主角或搭档的形式,而是采用了家庭破案的方式来叙述。每一个案件都是从单一家庭成员的视角出发,比如“梅船案”是赵不尤在破解,“香袋案”则变成了墨儿是主角,其余以此类推。
这种叙述方式的好处在于,全书中的五个案件,读者完全可以当做独立的推理故事来阅读,前后互不干扰,自成体系。而由于破案的主角是一家人,家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又能引出各个独立的案件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从而串联起整个更为宏大的故事情节。
2、同时空多案并进的叙述方式,杂而不乱地讲述画中人物故事
《清明上河图》是以长卷的形式描绘了一天之内汴河沿岸的风土人情,画中有人物824位。作为以该画为蓝本创作起来的《清明上河图密码》,既要给画中每个人物安插身世故事,又要贴合原图体现的是清明节这一天的特点,在叙述上,冶文彪采用了同时空多案并进的方式。
清明节这天,赵不尤原本是要赴简庄之约,不料半途被邀请去调查梅船一案。简庄是汴京名儒,同乐致和等七人志趣相和、师友相称,常聚一起谈文论道,人称“东水八子”。
赵不尤在调查梅船一案时,发现“东水八子”之一的“剑子”郎繁也死于梅船之上,为寻求真相,赵不尤开始对“东水八子”其余七子进行例行盘查。不曾想,在调查过程中,赵不尤却意外发现了“东水八子”之间的惊人秘密。
全书以清明当天,汴河虹桥下客船消失为引子,以“八子案”为开篇,在开篇中,对主侦探赵不尤的身世背景进行详细介绍,并以他自清明节往后的活动为主线,对八子一案进行展开。而对其余赵家三人均一笔带过,只是让读者知道有这号人物存在。
但是,作为以名画为布局基础的作品,《清明上河图密码》显然不满足于这种略显单调的叙述方式。从开篇的“八子案”开始,冶文彪就有意无意地在人物的活动过程中埋下伏笔,为后面的案子做铺垫。
在“八子案”中,赵不尤发现了郎繁的尸体,决定第二天前往郎繁家探望慰问,但又记起自己还有个书讼摊子要守。于是他就嘱托墨儿替他前去看守书讼摊。一句简单的叮嘱之后,“八子案”继续沿着赵不尤的活动往下叙述。
而在随后的“香袋案”中,则又重新开启新的故事,以清明节当天,盲妇尹氏的香袋被掉包一事起笔,转到次日前往书讼摊求助,由墨儿接手侦查。
同样的,“香袋案”以墨儿的活动为主线,期间又用三言两语,对赵不弃调查“变身案”一事埋下伏笔。如此层层相接、环环相扣,赵家四人分别破获四个单独的小案子,而穿插在小案子当中的线索又隐约地指向有着更大布局的“梅船案”。
全书由清明这一天起,以不同的探案主角,不同的活动主线出发,分别讲述了四起不同的案件。《清明上河图密码》第一部以这种同时空多案件并行的叙述方式,把原画中149个人物的来历、生平讲述得一清二楚。而四个侦探主角彼此之间的联系、活动交叉,又能帮助读者搭筑起相应的时空概念,观书犹如观画,人物庞杂却不混乱,前后有所呼应,线索之中彼此连接,作者冶文彪文字功底之深厚,布局之巧妙,由此可见一斑。
3、肯定女性的智慧和能力,首创女子单独破案的先河
纵观古往今来、古今中外的各种推理小说,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以男性为破案的主角,哪怕是知名的女性推理小说家,像阿加莎.克里斯蒂、多萝西.L.塞耶斯等,其作品的主角也都是男性。在推理小说中,侦探以男性的形象出现几乎已经成了人们的共识。
而在《清明上河图密码》中,冶文彪却一改常态,让瓣儿这一女性角色,单独负责“范楼案”。
一个月前,两个前科进士董谦和曹喜一同前去陈州门外的范楼喝酒。他们邀请了歌妓池了了前去助兴,期间,池了了有事离开。随后,伙计去上菜时,却发现曹喜已经醉倒在桌上,而董谦则躺在地上,血流了一地,头颅却不知所踪。这成了轰动一时的范楼无头尸案。
清明当天,瓣儿陪同嫂子外出,回程路上,被歌妓池了了喊住。原来,池了了认定曹喜是杀害董谦的凶手,而官方却认为曹喜杀人证据不足将其释放。池了了想请瓣儿拜托其大哥赵不尤,帮忙调查案件真相,还董谦一个公道。
而瓣儿此前苦于自己是女儿身,只能躲在深闺之中,无法像哥哥一样做出点有用的事来。如今大哥赵不尤还在为“梅船案”奔波,她便决定自己接手,调查案件的真相。
在整个“范楼案”当中,瓣儿、仵作姚禾和歌妓池了了组成了一个三人搭档,一起对整个案件的蛛丝马迹重新进行勘察,其中,瓣儿自然地成为了整个团队的主心骨。
虽是一介女流,但瓣儿天资聪慧,在大哥赵不尤的潜移默化之下,对推理也有自己的一番见解。在整个案件当中,她心思缜密、有勇有谋,能在错综复杂的线索当中梳理出头绪,又善于思考,能根据有限的信息推断出案件的真相,真正做到了巾帼不让须眉。
在全书当中,赵不尤是充当最主要的侦探角色,其余赵家三人虽然也有各自负责的案件,但在人物设定上,这三人更像是实习侦探。从全局来看,瓣儿负责的“范楼案”也只是整个大案件中的一个小小的案件。
尽管如此,冶文彪还是安排瓣儿这个女性角色独自破解了一个案件,这种尝试,既是对推理小说中侦探均为男性这种固化思维的一次颠覆和挑战,也是对女性拥有自身独特智慧和能力的肯定。而从人物塑造和情节的构思上来看,这种尝试还是有其成功与巧妙之处。
《清明上河图》是我国艺术史上的瑰宝,冶文彪根据这幅名画,以历史推理小说的方式进行再创作,在创作过程中,又对以往推理小说的套路进行颠覆和创新。这种尝试,使得《清明上河图密码》除了有引人入胜的情节之外,相较于其他推理小说,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如同《清明上河图》在绘画史上独一无二一样,《清明上河图密码》也凭借着自己的独特,在推理小说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