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来到英国已经快一个月了,从初下飞机的激动,到现在的淡定,每一天的时光流逝,总是留下这样或者那样的思考,抑或这样或者那样的比较,总而言之,反思多于震撼。
今天周末,在两个星期的阴雨连绵之后,难得露出了通透的蓝天,5月的阳光,依然驱不散早起的微微寒意,但清晨的凉雾,轻轻的拂过脸颊,却格外的让人精神。乘公交到了熟悉的Putney bridge(距离居住地最近的一个交通枢纽,有地铁站,据说此桥初建于1729年,后多次重建)。
去Putney bridge的路,大概花费20分钟,一般乘坐85路,沿途经过Putney Heath等站点,天天来来往往都要经过这条路,单调却又有很多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在我看来,微不足道的小细节最能反映出民众的真实生活状况,这些不经意的小事,是很难掩饰的。
在85路公交车上,见到年纪大概80岁左右的老太太,颤颤悠悠的走上公交,虽然动作很慢,但是无论是公交司机还是排在她身后的乘客或者公交上的乘客,没有一个人流露出不耐烦或者催促的表情,司机是一个中年黑人,看似非常凶悍,此时却对老人露出了善意的微笑,老人上车后,轻轻道一句Thank you,直到坐稳后,司机才发动车子前行。而老人坐稳后,轻轻拿出一本书,又拿出老花眼镜戴上,开始静静阅读,此情此景,让我觉得无比安静,耳边只有汽车发动机的声音和站名的提示声,除此以外,再无其他。
对于天天在公交上辗转渠道医院的我,总是能看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阅读者,安静却又深邃,仿佛一幅悬挂在博物馆中的油画,静静地任人观赏。
不知什么时候,我开始有一种主观感受,就是英国人似乎普遍耐心比较好,公交司机开车按部就班,哪怕绿灯还在,却宁可停下来等下一个信号灯,慢节奏的人们,脸上总是挂着善意的表情,随口便是说道Excuse me或者sorry,也很少能够看到忧心忡忡或者焦虑不安的表情,大部分人都很平静。
今天不知道什么原因,从Putney Bridge到Upminster的district line停运,不明就里的我,恍恍惚惚就坐过了一站,当发现的时候准备坐反向的车回Earl’s court转车前往目的地,此时身后一位女士礼貌的说道:Excuse me(后续的话,我用中文转述),大概意思便是她不是本国人,也搞不清复杂的英国地铁,因此误坐了反向的列车,问我知不知道怎么到Victoria车站,正好这个这个车站我去过,我便说她可以跟我一起走几站,在闲聊过程中,她问我,你是日本人吗?我有点惊讶,便问她为什么觉得我是日本人,都是东亚人,外貌应该差别不大啊,她说不对,有差别,我问差别在哪里呢,她说日本人比较高,并且两国人的style不一样,至于是什么style差别,我没有继续追问,她继续说道她去过中国,去了北京和周边的几个地方,然后问我来自哪里,我解释道我来自西南边陲的一个省,她表示没有听过,上地铁后,到了换乘站,我们便分开各自前往不同的目的地。
我曾经也有些许思考,也听到一起进修的同事抱怨,每天说sorry或者听sorry都有点厌烦了,但是,这短短的一个单词,却并非没有任何用处,每每打开国内新闻媒体的客户端,总是不难看到因为琐事产生的纠纷,或是乘客殴打司机,或是互相殴打甚至刀砍,近几天不是又有新闻报道,因为孩子间的纠纷,成人冲到教师里在课堂上当场杀死一个小学生,为什么在英国快一个月的时间,没有看到任何人当街争吵,也没有在任何媒体看到类似的消息,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也许,最根本的问题,来自于很普通的一个词,心态,也许是国内巨量的人口,导致激烈的生存竞争,但日本的人口密度甚至超过我国,也很少见到这样的现象,是经济不好?我国目前经济总量已位居全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而心态,来源于日常生活的点滴,任何一点小小的冲突,都有可能称为压垮人心理底线的最后一根稻草,于是便似火药桶一般,一点就着。而英国人所营造的社会氛围,一句sorry或者一个善意的微笑,是在忙碌的人们心中做减法,原本可能爆发的冲突,也许正是因为一句话,便轻松化解,我们都觉得,中国人聪明,论个体而言,确实如此,情商高,善于看透别人语言背后的目的,但是放在群体当中,太多聪明的人,往往不容易和睦相处。曾经有人说过,老外(特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很“傻”的,他们的生活,也是“傻”并快乐着,而我理解这种傻,是一种纯真,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老外都是善意的,但大部分人,仍然保留着对世界的美好期待。在他们从小的教育中,便是正能量满满,在保留皇室和贵族的英国,平民可以嫁于王子,成为王妃,平民可以成为富翁,也可以成为政要,这样的社会包容性,从议会广场可见一斑,在广场的雕塑中,有南非总统曼德拉,有印度国父甘地,在我印象中,这两位应该是典型的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代表人物,从英国的角度而言,应该把他们列为反叛的头子,而英国人居然在议会广场给他们塑像立碑,这需要多大的胸怀,才可以把反抗自己统治的人,与自己国家的英雄放在一起供人瞻仰?
在这样的氛围下,也许普通民众也潜移默化的接受了国家的胸怀,也感受到了作为普通民众的存在感,所以便不再斤斤计较,而反观我国一些人,一没有存在感,二则压力满满,一睁眼便是房贷车贷医药费学费等等等,心理上天然的产生了排他性,所以便对周围的个体充满敌意,而这种敌意,源自于心中的自卑和不自信,生怕被别人看扁,实则心虚不已。而这种普遍性的心态,我个人认为是短时间内难以改变的。短期局部来看,似乎占了些许的便宜,比别人多赚点钱,或者出了点名,长期来看,所有人都成了受害者,无人得以幸免。
仔细想来,我国古代先贤的智慧,是大智慧,周人以礼乐治天下,秦人以严刑峻法治天下,是以周虽然分裂,但周王室却一直被视为正统,直到秦灭周王室,在长达六百年的时间里,诸侯虽强,天子虽弱,但无人敢无视王室的存在,三家分晋,也需要得到周天子的册封,方视为名正言顺,而秦人虽车同轨书同文,却二世而亡,其中差别,不免发人深省,英国作为少数保留王室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一直视自己为现代文明的杰出代表,记得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展示的都是制度优越性,其中就有国家医疗保健体系(national health trust, NHS),而NHS的来龙去脉,不在此处详述,英国王室始终被视为历史的代表和道德的模范,虽然已无实权,却仍然受民众爱戴,正因为有王室的存在,让普通民众多了一份历史认同感,并且在心理层面多了一种文化凝聚力。这与周朝的理念不谋而合,无论诸侯多么强大,无论你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都得尊称一声天子,因为天子掌握了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正统的权力,这个权力,不来自于军队,也不来自于金银,来自于文化认同,曾经有学者说到,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便是因为人类可以对不存在实体的文化象征或者宗教象征产生集体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只有人类存在。
另一个层面,我认为是生活当中的仪式感,而生活中的某些仪式,便是现代礼乐制度的最佳体现,在英国,所有的学生,无论来自哪一所学校,都是整齐的校服,用料上佳,以藏青色、深蓝色或灰色黑色为主,女生多为及膝长裙,男生都是深色长裤,无论男女,都是白色衬衣配领带,天凉的时候,衬衣外面有鸡心领毛衣或者马甲,西装外套都绣有各个学校的校徽,这样一来,每天在公交车上看学生们上上下下,也成了一种享受,不同学校的学生一望便知,试问这样的着装,是不是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这个问题我没有深入了解,但是根据英国福利社会的性质,有可能是政府负担一部分,个人负担一部分。但一套简单的衣服,却让学生多了一份仪式感,有了仪式感,便多了一份尊重和珍惜,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退伍军人在退伍脱军装、摘军衔的时候泣不成声,感觉和很重要的东西分别一般,我们不应该只看到衣物装饰的实际价格,而更应该考虑其中的文化认同所产生的仪式感。另一个例子,便是英国的皇室卫兵换岗仪式,每每总能吸引很多游客驻足观看拍照,这也是仪式感一个很重要的体现。我们现在虽然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很多同龄人每每说起,都会说到生活需要仪式感,而这种仪式感,并不是送一束花或者一顿烛光晚餐,而是背后所体现出来共同价值观的延伸,反观我国,我们自己的文化认同感,似乎在减弱,端午节变成了粽子节、中秋节变成了月饼节、春节长假变成了旅游节,而一些外国人的节日,在我国却如火如荼,情人节、圣诞节、甚至愚人节,总有人记得,却忘了我们自己节日的文化意义,不得不发人深省。
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过关于老人的话题,现在在国内,提起过马路或者碰瓷的老人,大家仿佛都无可奈何,最好的方式就是敬而远之,以至于当一些老人真正需要帮助的时候,反而无人施以援手,或者在没有录像的情况下是不敢轻易上前帮忙的,到了英国以后,这种印象顿时当然无存,为什么,我认为是国外的大部分老人,在心态上并没有老,而是继续带着dignity和elegance,心态乐观的生活着,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仍然保持微笑,衬衣整洁而干净,领带质朴而又整齐,全身上下一尘不染,目光对视时,一声Good Morning传来,总觉得心情愉悦。曾经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位老奶奶,目测年龄最少70以上,却成了整部公交车上最怡人的油画,衣着得体,表情善意,搭配精致,让人感觉时光在她身上留下的并不是市侩和随意,而是像一瓶珍藏的红酒,仍然保持着最动人的本质。
人的自尊,并不应该随着时光的流逝而降低标准,而是无论在何时,都应该保留对自己的尊重,只有对自己尊重,才会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才会尊重群体和社会,我觉得这是西方社会教育孩子最聪明的一点,先学会个体意识,再来谈群体意识,并不是我们臆想的,西方人都是现实和冷漠的,几天之前,下午医院没有手术,抽空去了圣保罗座堂,出来的时候因为导航暂时失灵,在一个十字路口徘徊了不超过一分钟,一个旁边卖报纸的先生看到了,便主动上来问是不是迷路了,是不是需要帮助,顿时感动的无以复加,原来人的感动不仅仅是大喜大悲,一点点小事,一点点温暖的善意,也可以让人感动,而这种来自陌生人的感动,在国内,似乎越来越少体会到。
一个周末想买几本书,而书店的新书价格普遍对于我来说偏高,因此遍寻二手书市场,看到网上说Waterloo桥下有一个伦敦最大的二手书市场,去了之后发现书并不多,失望之余空手而归至Putney Bridge车站,竟然发现一家二手书商店就在天天经过的Putney Bridge tube station门口,进去以后完全就迈不开腿了,各种各样的书堆的得有两人高,不大的书店里只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在静静地看书,不时的有书客进来挑书,老爷爷总是能迅速准确的找到书的位置,价格么,低的令人发指,堆在书店外边窗台上的,1镑一本,虽然便宜,但也保存的非常完好,店里的书,价格不等,但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书,甚至有1940年代的书,纸张已经泛黄,却依然保存完好,而那些放在店外窗台上的书,据我观察,老爷爷晚上关门以后是不把这些书收到屋里的,就这样静静地放着,相信也不会有人去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