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醒来,翻看手机,又重读我川藏行游记《西行漫记》的序,仍然感动得想落泪,往事历历在目。人,能静下心,来一次远行很不易,而如果能再进一步,写点文字,留作远行的遗产,待回头细看文章,仿佛又回到了当时的情景,这等于心灵又远行了一次,身未动,心远行,这也是最节约 成本的远行了。
今天又静下心来,完善了当时的许多细节,(当时心在自然天地,无心多写字)如果朋友们能从《西行漫记》的再版中体会到一点什么,那也算是我的自费远行没有浪费,有点价值。
昨天在清华大学听课,高西庆老师(正部级退休)的潇洒形态在激发我活力的同时,他也寄希望北大清华的“骄子”们抛弃精致的利己主义思想,多为社会做点事。我尽管学生时代望清华北大兴叹,但现在业余能不受制约地走进圣地,这就说明北大清华本身还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所以,既然高老师呼吁了,那我也想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借用《西行漫记》的再版,服务社会,服务我心中的亲人朋友们,愿亲们有所收获。
2017年12月14日
西行漫记
(序) 文显*党
我最早听说川藏线,记得是在高三学历史课时,老师讲到自从有了这条线进藏就结束了苦役牦牛进藏的历史,这是第一次听说,也仅仅是听听而已,在那个温饱问题严重的时代,并没有与自己的西藏行有丝毫联系。最近又映入眼帘的青藏线,源于高中同窗君君和海滨的川藏线自驾游后的描述,这时我有了想去的萌芽。直到2014年夏,我的大学同学丰收自驾沿川藏线进稻城亚丁,沿途有图有真相的直播,才真正触动心触动爱,梦想自己也能去看看。自此,年年秋末,我就念念不忘。
转眼又到秋季,2017年9月,心中的川藏线进藏火种又燃烧起来,无法熄灭。生活中有太多俗事,当然更有爱妻的不舍和儿子因上学而无法与我同行的遗憾。几近犹豫,彷徨,在爱妻及儿子的鼓励支持下,这次川藏行终于提上日程。
从北京到成都,不得不考虑交通工具的问题,飞机,高铁,普车,卧铺还是硬座,在一家三口的家庭会议上,意见各异。儿子让坐飞机,爱妻让坐卧铺,而我想坐硬座。儿子的意见我可以稍作安抚就可以不与采纳,但爱妻的意见我不好拒绝,她是心疼我的,没必要硬座。而我,对于曾经为温饱问题而努力不辍,虽然现在条件好了,但是,这种耐吃苦,勤节约的脾性无法随着条件的改善而转变。在出票的前几分钟,为了不让爱妻难受,我拨通了她的电话,心平气和地说出了我的心声:奢侈,或者说是正常的待遇,带给我的,对我来说,比艰苦点,节约点,更难受,我自己不觉得硬座艰苦,相反还会高兴、快乐。为了让爱妻能接受我的选择,不惜回忆起了上大学以及刚毕业的几年经常逃票的经历,在郑州,洛阳,南阳,漯河等地火车站,曾经留下我沿铁轨行走出站的背影,还有不得不翻越铁路工房大门的典故。爱妻仍不知所措,最后我急中生智,引用台湾企业巨子王永庆节俭的例子为自己辩护。哈哈,王永庆我不认识你呀,但关键时刻你帮了我,帮我实现了硬座进川的小心愿。就这样软磨硬泡,在最后只剩5张票源的时候,我下手订了一张。
其实,爱妻是知道我的,我受家风影响,受母亲的影响,我是一个对她,对孩子,对亲戚朋友们都相对奢侈的人,而唯独对我自己有点狠的性格特点。真可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就这样,我的川藏行在2017年9月18这天,用一张北京~成都的硬座车票开始了。
2017年9月19日
![](https://img.haomeiwen.com/i9705521/adf1e9ed34326b5f.jpg)
后记补充:
从北京西站的进站口到成都车站的出口,两口之间只用了一张小小的硬座票连接在一起。40多了,第一次踏进蜀地,心中很有好奇。很早就听说过“少不入川,老不出川”,我想看看成都人都是怎样生活的?到我这种40岁时候的男人,到底是出川还是入川呢?
其实,我没找到答案。因为答案在我心中,人就像一粒种子,遇到合适的土壤就长得快,长得好,天时地利人和共同培育的结果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9705521/ba6fd9ea4b1f987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705521/f2dd1d827c71ddaf.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705521/c7befef409d1f25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705521/18436e13fa29acff.jpg)
在这次川藏行之前,身体不太舒服,嗓子发炎,疼痛。按长规是不能去高原的,但我也是去意已决,无所畏惧了。到成都在准备进藏物资的时候,就有意想带点药物(离京时带的咽炎片,效果不好),走进街头一家药店,卖药小哥很热心,最让我惊讶的是他说的很“专业”,至少对我门外汉来说是专业的。半信半疑中买了他给推荐的几种药。第二天一早出发,他的药陪伴着我,连续吃几天,在北京一直困扰着我的嗓子疼痛、胸闷症状减轻了,心中大喜。我想这次川藏行身体棒棒,也与我的这位“保健医”分不开的。回来后基本没犯过了,真心谢谢你的“专业”护航了我的远行。尽管没留下你的名字,但默默地祝福你吧!
卖药小哥让买的其中一种药,很对症。如果药店的员工都能有良好的医药素质,那咱们的老大难“看病贵、看病难”也就不难了。(我在北京看了多次医生,也听药店的介绍买过药,但效果不好)。
高西庆(64岁,正部级退休,目前任教于清华大学法学院全职教授)在清华大学法学院模拟法庭传道授业解惑。
2017年12月14日
(亲,看完后,别忘了逛逛最下端党文显的微店哟,作者带回来的西域良品青稞酒,值得喝一点!)
党文显的微店产品~《西行漫记》带回来的西域良品互助青稞酒。
“天佑德”青稞酒北京专营
微信: 1331105919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