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文章就像是玩乐高拼图,先要会拆,然后才能增长功力,做到快速拼图。以前也看了很多爆款文章,但是就是看的时候觉得非常有道理,也很受益,但是看了很多,当自己写文章的时候,发现什么也没用上。
看别人的文章就是站在读者的角度,收获只是当时,过一段时间就完全忘记了。但是如果做到了每篇文章拆解,并且放到自己的素材库里,后续当自己写文章的时候,就能用上了。
今天听了弘丹老师的拆解课程,选了一篇文章,做如下拆解:

文章题目:衡水一中学生当街殴打母亲,被路人逼着下跪:不会“藏爱”的父母,最容易把孩子养“渣”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orlnhMZM6vvhgbziW7hHnQ
文章结构:总分总,观点1+素材+观点2+素材+观点3+素材 ,观点之间是并列结构
文章主题:首先看下文章的引题和破题。文章由衡水接头的一个孩子殴打母亲的例子开题,最后抛出主题:母亲的溺爱才是悲剧的元凶,被爱过了头的孩子,终究是一场悲剧。
文章结构:总分总,三个观点是并列关系。围绕父母溺爱是如何让孩子变得很渣的进行论证。
素材拆解:观点1:父母爱“太满”容易将孩子养“渣”。案例使用了两个反面例子,都是父母管教孩子,遭到了孩子的殴打,父母这样都没有反击,也没有责怪孩子。“渣”孩子的背后,都有父母做推手。
观点2:爱如果不是“双向付出”孩子不会心疼父母。案例是微电影《孟婆汤》的片段,小雯对妈妈很冷漠,但是得知妈妈生病了以后,特别后悔,孩子不会爱父母,其中也有父母的问题。无微不至的关爱,会让孩子责备和挑剔;单方面的付出,让孩子失去爱人的能力,最后连父母也不会心疼。父母单方面付出太多,没有教会孩子如何回馈父母的爱。
观点3:父母把爱“藏一半”才会让孩子懂得付出。案例是辽宁省教育局局长魏书生和孩子的例子,藏一部分爱,然后孩子才会学着付出。藏一半爱需要做到三点:1.懂得示弱,让孩子学会爱父母。用了金星和孩子的例子。2.懂得让孩子“吃苦”,让他学会责任感。父母都舍不得让孩子吃苦,但是作者说孩子要受苦难教育,然后才能有责任感。案例是赵小兰的故事。3.懂得拒绝,让孩子学会付出。父母学会拒绝,孩子才能知道要通过努力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案例是在《童言有计》节目中,应采儿和儿子的故事。
结尾是引用名人名言。作家毕淑敏说:天下的父母,如果你爱孩子,一定要让他力所能及的时候,开始爱你和周围的人。爱孩子的同时,要教会孩子爱父母和爱周围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