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致敬青春(12):上大学

致敬青春(12):上大学

作者: 爱渔爱语 | 来源:发表于2021-09-20 00:10 被阅读0次

高考过后,经过了一个相对比较放松的暑假,自我上中学以来,第一次,脑子里把学习的事情扔到一边。

除了在家休息,也有些日子跑子要好的同学家去玩,去喝考上了大学的同学的升学喜酒。

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在这种相对轻松的情绪之中,过得似乎比往常更快。

转眼间,进到了九月,全国各大学新生报到开学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录取我的学校,大连水产学院,通知书上告知我们9月16日到校报到,办理入学手续。

暑期开学铁路运输是高峰期,南来北往,东闯西荡的人,多得吓人。

汉口去往北京,北京去往大连,火车票是一票难求。

我们动手比较早,幸运,提前买好了北上的硬座火车票。

送我的,是我的兄长和另一位在大连搞油漆装璜的堂兄。

兄长91年大学英语专业毕业,在老家一所镇上高中任教。他原来在省内就读大学,刚刚参加工作三年,也鲜有机会远游。此次送我北上,顺便北上游逛,正好一举两得,所以,他也乐得接手这个父亲交给他的差事。

也巧,与我不约同行,还有我高中同班的一位男同学,由他父亲护送,正好与我们一道同行。这位同学就读的是我们学校的渔机系,工科专业。

汉口至北京,那时的丅字头特快列车或者Z字头直达列车,也要十二个小时才能到达北京。

我们坐的好像是特快列车,硬座。火车上我们一行五人。

到了北京站,我们下车到站前广场。我在广场上看住大包小包的行李,兄长他们去购买换乘车票。

在这等着的间隙,在广场,不一会儿看见了李娟,她也看见了我。“嘿,张卫明!”她惊喜地叫我的名字,兴高彩烈地向我走来。

北京不期而遇,又前往同一目的地,又是同学,自是倍感亲切,十分高兴。

护送李娟的,是他们镇上在辽宁锦州当兵的兵哥哥。

遇见我们之后,又后来恰好买的是同一次列车T87次的票,所以,兵哥哥也就放心地让李娟跟着我们一起走。

她就读的是另一所大学,都在沙河口区,离我们学校很近。

过了一会,兄长们买回票了,就等着向晚登上火车,继续北上。

晚上,火车开动了。一路上,过山海关,过锦州、经沈阳,又经过十二三个小时,于次日清晨到达了北方海滨城市,大连。

一下火车,或拎或扛着大包小包,出得站来。时间尚早,天还未亮,站外还是黑茫茫。

火车站前广场上,第一次呼吸海滨城市的空气,便感觉是潮湿的。这个城市的湿度大,空气新鲜潮湿,空气中似乎到处弥漫着海洋的气息。

来之前,我对大连做过一些。大连,不仅有“北方香港”的雅号,还有诸如“服装之都”、“足球之城”的美称。

毋庸置疑,那时的大连,作为首批开放的十四个沿海城市,充满了活力,美丽,令人神往。

不曾想,嘿,我也有幸,来到这个秀美的城市,求学生活。

当天,我们到这边打工的老乡处稍稍休息。

老乡们在这边搞油漆装修,租住的是低矮破旧逼窄的城中村的房子,污水四处横流,睡觉上床只能猫腰上床。空间之小,似乎只能支楞起一张木板铺就的简易木床。之前,不亲眼所见,我难以想象打工人在外的住宿生活条件怎么样,这次亲眼所见他们在外这样的生存条件,感觉到老乡们出外谋生不容易。

我们提前了两天到达大连。第一天休息,第二天,热情的老乡还带着我们一起去游玩了几个地方。

那时候,人们收入很低。我哥大学毕业当高中老师,月工资,三四百元,还入不敷出。老乡请我们游玩,让人破费,于我,内心是不忍,是感激。

第三天,也就是,1994年9月16日,两位兄长帮我背着行囊,一路护送,下了公交车,又徒步走了三四站地,来到位于一片海滨黑石礁边的大连水产学院。

天气不错。北方的秋日,热度怎比得了老家的。

明媚的阳光,湿润的空气,夏日炎炎的暑气已经远遁,或者说,蒸发的的海洋水气中和了烈日的炙烤下的暑气,我感觉,这边的天气远不如老家那么炎热。

大连水产学院,校门,真不大。宽也就七八米宽,一进一出两辆汽车并排走的话,两边剩不了多大空隙。校门紧邻着辽宁省海洋研究所的大门。

校门朝南开,两根水泥柱列于门的两边,左边柱上挂着木制的刷白漆的校牌:大连水产学院。

站在校门口,往里看,是一条目测约一公里的上坡的水泥路,名学院路。路两旁是一派迎新的喜派气氛,各色彩旗飘飘,花坛整饬一新,个个鲜花激情绽放。来来往往的学生老师,洋溢着热情的笑脸,见着熟识的人,点头招呼或者微笑而过。

满眼都是不断涌来的家长学生,大包小包,额上汗涔涔,全国各地来报到的新生与家长。

好热烈的气氛!

可是,当我看到这样小气的校门,还不如我高中的校门阔气,那一刻,我把肩上扛的蛇皮袋,一把接过来放在地上,站在了原地。

犹豫了!踌躇了!那一刻!到底要不要念这个大学?兄长手里还揣着我的四千元学费。要不打道回府,重回高中复读,来年再战,考个像样的厉害的大学吧。这个念头闪过我的脑海。

复读?整个高中三年,我顶着多大的压力,付出多少努力与辛苦,回想一下都后怕。高中三年,我一直处于极度的压抑状态下,生怕学习搞不好,生怕到头来考不上大学,神经极度紧绷,人都快到神经兮兮的边缘。回去重读,同学们、认识我的人,家人亲人,乡亲,会怎么看我?我是我是否还能那样疯狂地努力,确保来年一定能上个理想的大学?我确保自己不会神经失常,疯掉?想到这些,我又不寒而栗。那得要多大的勇气、魄力、毅力、恒心?!

那就读吧,听说我就读的这个系这个专业是这个学校的王牌,在北方乃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力。先进这个门,好好努力学习,四年后再考研究生深造,圆名校梦,圆研究生梦,也不迟,也稳妥。

思来想去,经过内心一番考虑掂量,我决定还是先就读这个学校吧!

我又重新扛起行李,向位于校门口迎新处养殖系的接待点走去。

迎新的老师和学生,很热情地接待我们,指导我们报道的流程,告知履行的手续,按步就班地完成了报到的手续。

来到了我们新生的宿舍,新落成的4号宿舍楼,711房间。进到房间,上下打量,总共8张床,是上下铺。好几张床上已经铺好学校分发的蓝布床单,只余一张靠门左边的下铺了。屋内坐着两位新来的同学。他们见我进来,赶紧起身与我招呼。听口音,就是东北辽宁人,看来是我将来的舍友了。

我选择了靠门左边的下铺。行李床铺安置好了后,接下来去学院领教材,办理其余的手续。

一切安顿好了之后,兄长放心了,马上要走。我也下楼,去送他。

我就站在宿舍门口,目送他离开。望着他渐渐远去的背影,我的内心似乎挺平静,不曾有难以割舍的情绪。现在,人过中年,才觉得自己当初好像不太懂事。

兄长这次,为送我,特意向学校领导请假,往返四千余公里,耽误七八天时间,我却不曾在内心有丝毫的谢意。是的,我们是亲兄弟,但是,他也刚参加工作仅仅三年,在学校单位里也有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繁重的教学任务。若干年后,我从父亲口中才得知,兄长这回为送我,回去还被校领导批了一次。可是,他却从未与我提起。

相关文章

  • 致敬青春(12):上大学

    高考过后,经过了一个相对比较放松的暑假,自我上中学以来,第一次,脑子里把学习的事情扔到一边。 除了在家休息,也有些...

  • 〖光与影〗致敬迷彩青春

    致敬迷彩•致敬青春•致敬忠诚 整理/恒之馨 杜宏涛、郑威琛

  • 致五四

    致敬青春, 致敬岁月 致敬我们曾经的热泪与欢笑 致敬往昔满满的忧伤 致敬今日沉沉的积淀 致敬 那些成长的惊喜欢呼肆...

  • 青春

    青春 ————致敬塞缪尔·厄尔曼 因为不安,所以青春;因为...

  • 致敬,青春;致敬,高考!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家长、同学们: 下午好! 2017年的最后一天,也是2018届的你们备战高...

  • 致敬青春,致敬自己

    青春, 是哪怕万人阻挡, 也不曾投降的倔强; 是哪怕道阻且艰, 还是一往无前的无畏; 是有尊严有担当, 很温柔很坚...

  • 致敬青春

    适逢又一届毕业生离校,强赋新诗一首,分享给毕业的同学,以及在校的研究僧们。 重回青春的梗在《夏洛特烦恼》已有重现,...

  • 致敬青春

    昨天晚上战友联欢了,本来我也想着忆念青春,感怀岁月,抒发心意的。我脑子里浮现的情景,我胸中荡起的情素,我罗列...

  • 致敬青春

    致敬青春 以成长的姿态奔跑 青春,是一场勇敢的朝圣 扛起简单的背包,急于前进 纵使耳边回荡父母的叮咛 总想把命...

  • 致敬青春

    几天前路过城乡交界处,一顶黄蓝条纹的大帐篷矗立在往日停满车辆的空地上,大喇叭的吆喝声不绝于耳,:“大马戏,来看大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致敬青春(12):上大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xhmg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