涮鍋子

作者: 老麦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8-12-28 19:29 被阅读0次
    涮鍋子

    北京人冬天在家裏吃這東西,是極聰明的選擇。

    其一,美味又健康。羊肉據說是紅肉里最健康的選擇。涮這種方式,只要最後不用湯泡芝麻燒餅,嘌呤、尿酸等等,也還可控。當然,因為吃法大同,每家主婦調的小料兒,便成了差別,足以炫耀一下。

    涮鍋子

    其二,加濕器。吃一頓鍋子,於現在,窗上會有大量蒸汽凝成的露珠。要放在我們小時候,第二天早上,美麗的冰凌窗花兒,能看半天。特別是若有對乾燥過敏的鼻腔,可以得一夕之安寢。

    其三,報團兒取暖。以前是炭火銅爐,家人或朋友們圍坐周邊,必定能面紅耳赤。敞開胸懷(物理意義),加上幾盅高度數燒酒,相談愈歡。多少朋友間的陳年樂事,可以無數次重複,聽得夫人們耳道起繭(音蔣)子。至少在飯閒,身上,腹中,一直暖洋洋。若沒了這一只鍋子,想想都覺得冷冷清清。

    涮鍋子

    這個吃法,有說源於忽必烈的蒙古鐵騎。以頭盔盛水,約略而食,最快的時間內可以果腹,以便上馬再戰。

    竊以為至少錯了一半兒。難不成大元鐵騎,都是散兵遊勇,亦或落隊,逃兵?每個人都跟坐在呷哺呷哺里一樣,斯斯文文地分餐而食。這效率,怎麽可能橫掃歐亞。

    應該是為了征戰,於飲食的選擇上,烹飪方式從簡,炊具攜帶方便之外,也能節省時間,且不需要找一堆高帽子大廚。何其方便也哉。而羊肉在營養和熱量供應上,是上佳優選。可以保證部隊的戰鬥力。畢竟古今中外,將軍差不動餓兵。

    涮鍋子

    古羅馬兵則不同,他們只吃小麥,不以肉食為主。因此,和野蠻的高盧(法)人、日耳曼(德奧)人作戰時,一旦斷了糧食,就是大麻煩。當地人習慣的肉食,羅馬人難以下咽。於是,戰爭成敗,軍需供應成了最重要的控制因素。

    不知道當年,許攸獻計孟德,敗淳於瓊於烏巢的故事,是不是也一樣沾邊兒。中國人講究民以食為天,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與歷兵並列的自然是秣馬。老外也一樣。都是人。北京話講,即便是詹皇,不吃也餓,挨打也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涮鍋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xie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