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行与自由

作者: 随云徐行 | 来源:发表于2018-01-28 23:32 被阅读0次

    1

    从小到大,用过不少交通工具。

    很小时候坐过拉车子,听我妈讲那是过年回老家的时候,那一年下了好大好大的雪,客车坐到镇上就进了站。街上偶尔有三轮车路过,都是自家出来买东西的。后来,老家里亲戚来接,推的就是拉车子。我妈坐在上面抱着我,前面一个人拉,后面一个人扶,左歪右倒的往家去。

    上小学时对自行车产生兴趣,用我爸的老式自行车学骑车,那车高而且有横杠,我人小腿短,只能斜着把脚从横梁下踩到对面的脚蹬上去,别着腿蹬不了一整圈,蹬半圈倒半圈。

    越是半生不熟越是兴致勃勃。其实没有摔过,但看起来车比人高,大人看了总觉得不安全,看我也学的差不多了,我姥姥就把她的旧自行车给了我。

    那车低,脚一支地就立住了,安全有了保障,我开始日复一日的摔车和作死。

    比如,在大街上看到洒水车追在后面猛骑,两手都不扶车把放飞自我,边骑边单手拿着小说看,坐在后车座上骑,站着骑……

    那车被我摔得车篮换了,车闸换了,车铃换了,脚蹬换了,上链条我轻车熟路,分分钟搞定。

    上高中时候我妈买了电动车,我为了教她自告奋勇的先学,一学就会,可能因为骑的少,没有摔过。倒是我妈,骑起来莽撞,摔过好几次,有一次送我去学校,那路也没有人行道,被公交车带了一下,连带着我被电动车压着了腿,别说,真沉。

    再后来就是坐汽车,坐火车,一个小时,三五个小时,整夜都在车上。如果这一觉睡得好,醒来就到了熟悉的地方。

    2

    交通工具的出现是为了缩短距离,但这样回头去看,其实是一步步越走越远的。

    我喜欢速度带来的错位感,比如两个小时。两个小时太短了,可能只是玩手机就过去了,但如果坐车,两个小时前你在一个地方,现在你已经到了另外一个地方,这两个地方完全没有交集,仅仅两个小时就把它们连在了一起。

    现在交通是越来越便利了,也许以后千里之外也只在片刻之间,这一定是一件好事,人能够不再拘禁于脚下的土地,身体上的锁链没有了,精神上才有更多的自由。一个人无法离开家乡和选择留在家乡是截然不同的。

    交通和信息带来了自由,自由又暗藏着风险,风险里可能有所得。

    “地球村”或许也会带一些不良反应,就像韩少功提过的“阳台文化”,随着距离的缩短、信息的发达而来的文化同质化,不可避免的侵入着我们的生活。主流媒体的广泛传播几乎覆盖了方方面面,它让我们聊着同样的热点,看着同样的电视剧。在同一时间关了电视,打开阳台的门——这一点肯定是不同了,网络追剧时代,资源无需等待,即使主流媒体掌控舆论,小众自媒体依然有渠道传播。

    这世界像一锅互不串味的乱炖,有主打的菜,但你若不喜欢,尽可以去挑拣你喜欢的来吃,如此,正是自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远行与自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xjt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