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想法
用原无是心来理解六祖慧能的菩提偈

用原无是心来理解六祖慧能的菩提偈

作者: 震词 | 来源:发表于2022-08-16 23:38 被阅读0次

梁惠王章的通释解读已经结束,接下来是公孙丑章,公孙丑章有很多修行的下手处,所以当加倍努力写好。今天暂且换个口味,聊点别的,权当休息。

就聊聊六祖慧能的菩提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相当长时间以来我并不知道六祖在说什么,瞅着像是在说空,但空是啥也说不清楚,更不知道有什么用处,还包括他那句仁者心动的名言,实在不知道他为啥要那么说。

在六祖那让我一头雾水的,后来在阳明先生这三言两句就豁然开朗了,倒不是贬低六祖,只能说是机缘不同。阳明先生不愧是一代宗师,不枉他一生钟情讲学,五百年后其思想依然照耀和浸润后人,研读其思想,实行其理念,自然获益无穷,一通而百通。就比如这菩提偈,我觉得用先生讲的原无是心来解释就特别通透,易于理解。

原无是心是他在回答学生陆澄的问题时提到的,意思是你原本、压根就没有那个心,那没有那个心是什么心?我们看传习录原文。

澄曰:“好色、好利、好名等心,固是私欲。如闲思杂虑,如何亦谓之私欲?”

我曾在念头归类里提到过,将脑袋里的念头简单做一个归类,可分成正念、邪念、妄念和偏中性的杂念,或者再细分,私欲和天理,念头不是私欲就是天理。陆澄对于好色、好货、好名这几等心是私欲已经没有什么疑问了。但他搞不清楚,为什么像闲思杂虑这样的念头也算是私欲呢?

先生曰:“毕竟从好色、好利、好名等根上起,自寻其根便见。

先生可谓是一针见血,都是从病根上起的,再往下找补找补就发现了。

如汝心中决知是无有做劫盗的思虑,何也?以汝元无是心也。

先生顺着这个方向继续延伸助陆澄理解,无根便无枝叶,士绅绝无做盗贼的那套思虑,为何,因为压根就没有那个心,原无是心。卖白菜的操不着卖白粉的心,原无是心。不捡那捆大葱,便没有后来娶媳妇的事儿,省去多少心思。为何要谢不娶和不嫁之恩,省去多少心碎。

汝若于货色名利等心,一切皆如不做劫盗之心一般,都消灭了,光光只是心之本体,看有甚闲思虑?此便是‘寂然不动’,便是‘未发之中’,便是‘廓然大公’。自然‘感而遂通’,自然‘发而中节’,自然‘物来顺应’。”

先生这句话让人醍醐灌顶,也指出了修行的下手处,就是把那货色名利之心如猫捕鼠般尽去,光光秃秃的,看你生得何闲思虑?光光只是心之本体,便是那诸多妙境界所指。就好比有座陡峭的山,山上各种树,小怪兽们可以攀着树爬到山顶,如果登顶成功,小怪兽们就可以尽情释放各种坏情绪。如何阻止小怪兽?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砍树。这个例子里,山就是我们的心,树就是货色名利等私欲,小怪兽就是外境,就是事,攀援着私欲在我们内心登顶,占据我们内心。而且这很有指导意义,怒是为个甚么心怒,恼是为个甚么心恼,喜是为个甚么心喜,如果把这心拔除,还有何可怒可恼可喜?这也正是由无到有的工夫论,和从有到无不是一个路子。

这时再来看菩提偈是不是就好理解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哪里又有这些小怪兽们的攀附之所,光光只是心之本体,无所住而生其心,心在无执不拘的状态下自然发用,而非一切都空掉,所谓空掉,是没有私欲的心之本体。慧能大师是用自己的修行体悟点拨神秀,让他明了心之本体元无一物可攀附,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在神秀所说的勤拂拭的修行方式之外,还有另外一片通明澈宇的天。

如果我是五祖,我想我也会把衣钵托与慧能。

我是震词,如果你觉得我写得还不错,欢迎点赞评论加关注哦,文章内容尊重任何形式的反驳。

相关文章

  • 用原无是心来理解六祖慧能的菩提偈

    梁惠王章的通释解读已经结束,接下来是公孙丑章,公孙丑章有很多修行的下手处,所以当加倍努力写好。今天暂且换个口味,聊...

  • 下下人有上上智,不自卑亦不傲慢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传下一本《六祖坛经》,里面记载了这样的故事。 五祖大师令大家做偈,神秀做偈: “身是菩提树, 心如...

  • 无相偈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莫使惹尘埃。 神秀大师的偈语,比起六祖慧能大师,境界上好像差了那么...

  • 及时清扫心灵垃圾

    南宋僧人六祖慧能曾作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心如明镜,纤毫毕现,洞若观火,那身无...

  • 禅语

    忽冷忽热的洗澡水让我想起六祖慧能的《菩提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

  • 六祖坛经(自序品)1-6

    自序品 慧能之偈 六祖听到这首偈颂后,也说了一首: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此偈是针对神...

  • 自悟~

    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六祖慧能大师 拙释:所谓菩提(智慧、顿悟)并非是树,...

  • 译六祖慧能菩提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Bodhi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re...

  • 58、成功的本源———清淨自性

    六祖慧能大师云:「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生:自性为何本来清净? 师:因为...

  • 诗歌分享77

    《菩提偈》 唐·慧能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用原无是心来理解六祖慧能的菩提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xllw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