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月亮,看来今秋的月亮是没法欣赏了,中午放睛了一会儿,现在又是阴云密布,昨天晚上没有看见月亮。恐怕这几天都是这样的天气。
走月亮的作者与父亲是同龄人,可是却没有听过父亲与祖母开开心心走月亮的事情。老家没有如同作者家乡有那么明净的乌海,老家有的只是小河与群山,还有那明朝时建的残破群居老宅。那牲口粪便随布的乡村小道,恐怕也不会有什么兴致在月圆之夜由母亲牵着手去走月亮。没有路灯,屋内都靠煤油灯照明。如果走月亮,搞不好就会一脚踩牛粪上或者不小心踩入水田里。
族人生存繁衍了近千年的小盆地内,少得可怜的良田,承载不了增多的人口。即使这样,祖父祖母还是收养了几个孩子,辛苦地在这田间地头劳作,在群山之间寻找所有活路,只为一家人填饱肚子,天一黑就上床休息了,天不亮就要早起干活。父辈们童年留下更多的是幼年辛苦劳作和饥饿的记忆。
父亲的记忆里自然是没有走月亮的诗情画意。他们小时最大的快乐,可能就是中秋夜,祖父祖母会把走完亲戚后,把留下来那种又大又硬的月亮糕分给孩子们吃,从后院的那棵柑树上摘下几个又酸又涩的大柑剖了,大家一块吃。
文章的作者与大伯的年龄相近,他在云南饵海那边还有一片充满着这么一幕温馨快乐的童年记忆,确实让我感到意外。莫非云南饵海比我们赣南山区要富庶一些,还是作者的家境远比祖父的家境要好,还是作者的心境里充满了喜乐。
总之,没有听父辈们谈起过走月亮的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