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深秋,造访贵阳。
朋友们都忙,便独自找个去处一一阳明祠。
人的最高成就,古人认为是立德、立功、立言,谓之"三不朽"。
古往今来,据说能达到“三不朽"标准的仅二个半人,孔子与王阳明,还有半个是曾国藩。
王阳明34岁时被宦官刘瑾所害,后发配离贵阳70多公里的龙场。在艰难困苦中苦思冥想,专心学问,达格物致知之境,成为“心学"集大成者,史称“龙场悟道“。
祠,不大,为纪念王阳明而建。
依山拾级而上,跨过山门有个院子,花木园艺繁茂。穿过几折长廊,便是展厅,里面有王阳明塑像和生平展示。
王阳明在贵州待的时间不长,就一二年的样子。但却是他思想成熟、形成自己学问体系的二年。
宋明理学,有人称之为新儒学,或者说是儒家思想的复兴。其实是融合或借鉴了道家、佛家的一些理论,改良后的儒学。
王阳明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理论,受到许多人的追捧。也对相邻的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说导致了日本明治维新的兴起。
出来后在茶室要了杯红茶,端到门外坐在椅子上晒太阳。直到夕阳西下,有朋友约我吃饭,才起身离去。
有人说:对一座城市的记忆,往往会缘于某个人。而我对贵阳的记忆,不仅缘于阳明祠,更缘于贵阳的几个热情好客的兄弟姐妹。晚上坐在甲秀楼的河边,几个好友就着一盏清茶,继续着关于王阳明的话题。
生命中的诗与远方一一阳明祠 生命中的诗与远方一一阳明祠 生命中的诗与远方一一阳明祠 生命中的诗与远方一一阳明祠 生命中的诗与远方一一阳明祠 生命中的诗与远方一一阳明祠 生命中的诗与远方一一阳明祠 生命中的诗与远方一一阳明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