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 大概从6岁开始, 我便能开始帮着家里干点农活, 当时, 妈妈一般分配给我的事情就是放牛. 而且我总会跟着隔壁的大姐姐(8岁),上山割草. 她的个子比我大, 力气也比我大, 所以经常是她帮我绑草,穿担挑. 村里的人们都说, 我是一个特别听话的孩子.
也许是因为听话, 能够得到大家的赞扬. 所以, 好像我潜意识里总是不断喜欢要求自己去好好听话. 要干什么农活的时候, 我从来不推托. 有一次, 父亲给我挑的担子实在太重了, 还是强忍着把它挑了回来. 肩膀疼了一个星期.
上街的时候, 从来不会要求爸妈给我买什么玩具. 甚至我穿的鞋子都破的不成样子了, 也不会吱声. 好像要求父母给我买什么东西就是不听话的孩子一样的。
记得, 过年的时候, 都需要大搞拜年气氛, 村里要组织舞狮队拜年. 舞狮队可以学舞狮子, 舞剑, 空手功夫, 双刀等等, 很热闹. 由村里几个懂功夫的人做老师, 我同龄同辈的很多男孩子都去学了. 但是当时村里有一种传统的意识, 这种功夫的一般不会教女孩子的. 因为女孩子长大是要嫁人的. (一般不传外姓). 我那时其实真的真的很想学, 每天傍晚锣鼓响起的时候, 我总是每天跑到学功夫的地方, 看他们练,天天去看, 只是看, 一直坚持了1个月, 当时我8岁. 其实我心里真的很想很想学, 跟着他们一起练, 可就是不敢开口跟父母说, 不敢跟那些村里的大人说. 这件事, 在我的记忆里一直牢牢的记着.
(现在敲下这段文字, 哎, 原来我当年8岁就开始压抑自己了!!! 因为要求自己要听话而压抑了自己. 太乖的孩子其实不好, 多留意她的内心)
说实话, 以前, 小时候的我, 根本不理解什么是听话, 听话的含义意思是什么? 只知道要听大人的话. 只要听话, 就会得到赞扬.
听大人的话, 自己并没有去独立思考, 大人也不要求你思考, 你听话就行.
长大以后, 出来工作, 却发现自己: 遇到什么事情, 基本上, 第一反应: 并不是先去思考,分析, 而是去问别人, 该怎么办? 别人说怎么做, 我也许就会简单调整一下, 就做了. 挺缺乏主见, 遇事容易犹豫, 独立性特别差. 而且经常, 很想去做的一件事情, 思前顾后, 就是不敢踏出第一步.
现在, 宝宝去年从3岁开始, 在我身边的时候, 也是发现他也并不爱思考, 遇事容易大喊大叫.
我从不敢跟他说"听话"这两个字, 因为对我实在促动太深.
平常日常我会告诉他一些吃饭的规则,上学的规则, 我会跟他说: 你要乖, 要按照规则(我们说好的)来做. 不可以违反规则.
平常遇到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什么事情, 我会先问他, 该怎么办, 看他是怎么思考的, 然后再来引导他. 告诉他什么是对的, 什么是错的. 什么是可以做的, 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其实真的不要把他当成宝宝, 平常什么都该是把他当大人来沟通的.
现在的他就是一种白纸, 你给他写什么就会有什么. 这个阶段是最好教的年龄段.
家庭里, 采用轻松, 民主的育儿方法, 从小就培养宝宝独立思考的能力. 那么, 宝宝才会敞开心扉和习惯于跟家人沟通, 在认可父母的建议之后, 主动选择听爸妈的话. 只是因为爸妈的话是对的, 我才听.
这个阶段, 好好培养他独立思考的习惯, 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 宝宝哭, 闹的时候, 说明他不愿意. 不愿意的背后一定是有原因的. 这个原因得父母去找明白.
1. 有可能孩子在试你的底线.--孩子天生最常用的试探方法.
2. 有可能是之前已经形成的习惯.
解决哭, 闹, 顽皮最好的方法还是沟通, 了解孩子在想什么, 订立规则, 进而不断强化孩子的规则意识.
实施规则的过程其实更需要父母付出+狠心(不要心软)!.
我给儿子订立吃饭的规则是: 饭做好了. 把电视暂停或者关掉. 去洗手, 来吃饭. 吃饭的时间限定是30分钟. 如果他这段饭没有吃好, 晚上睡觉前不允许喝奶. (他睡前有喝150ML奶的习惯)
比如, 上桌的时候, 我告诉他, 长针指到6的时候, 就收碗. 通过这个限定时间的方式来迫使他自己独立专心吃饭.
以前, 我有时候会心软. 时间超过了. 也照样没收, 延长时间等到他吃完. 而且偶尔, 看他一直玩, 不肯吃饭, 还会亲自喂他.
规则是很好的. 但是当孩子看到你有商量的余地的时候, 就什么问题都出来了. 有规则如同没有规则.
前几天, 我下定决心: 一定要把吃饭的这个问题解决好. 不能再这样放任下去. 因为老师说, 他在学校都能吃得很好, 不可能在家就犯这个毛病.
周二的晚上, 他没有按时吃完. 把他的饭碗收了, 里面的饭菜倒掉. 他哭了好一会 好一会....我说: 这是我们说好的时间对不对, 你没有吃完, 所以当然要收碗. 当天晚上睡觉, 奶瘾来了. 哭闹着说:妈妈, 我饿了, 要吃饭. 我说: 今晚, 你没有好好吃饭. 所以是没有奶喝的. 那你现在记住了. 以后一定要好好吃饭, 按时吃完.
果然. 接下来这几天都是自己独立按时吃完的. 说明, 他记住了规则. 并清楚知道了违反规则的后果.
开学第一天, 我早早叫她起床. 第一天, 一定要立好规则, 做个好榜样. 开始不肯换校服, 不肯穿鞋上学. 软磨硬泡终于才出了门. 第一天很痛苦.
然后, 我不断强调的告诉他: 周一到周四需要穿校服。幼儿园上学不可以迟到,否则园长妈妈会批评等等规则。 第二天, 第三天,很顺利, 彻底改掉了以前的拖拉,我也轻松了许多。
孩子做很多事情, 特别是第一次的时候, 一定要重视起来, 告诉他做这件事的一些规则或者注意点, 然后让他自己去做。
这个阶段, 培养好他的规则意识. 需要遵守规则, 如果违反规则, 需要承担责任或者后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