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线是不可缺失的,一旦失守就会被人鄙视;而境界却并非人人可以达到的,因此也就不必去强求。(有营养的鸡汤)
《元史》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宋元之际,世道纷乱。当时有位大学者名叫许衡,带领一众百姓躲避战乱。时值盛夏,天气异常炎热。众人走了半天,口渴难耐。道旁偶遇几株梨树,人们便一拥而上摘梨解渴,只有许衡不为所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吃,许衡说:“这又不是你我的果树,怎能随意采摘?”
百姓笑他迂腐,说:“这世道兵荒马乱,梨树哪还有主人!吃也无妨。”
许衡正色道:“梨树虽然没有主人,但我的心却是有主的。”
许衡守住了自己的心,也守住了自己的底线。可他却无法勉强饥饿的百姓达到与他相同的境界。
《论语》云:“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滚烫的水一样,要立刻远远的避开。 无论时代怎么改变,底线都不能丢,守住底线,就是守住心灵的一片净土。底线也决定境界,让心始终行走在路上,不断突破人生的上限。
《易经》的最后一卦叫做“未济”,意思是世间万物都处在永恒变化中,永远没有终点。同样,人品的修行、境界的提升也是永无止境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