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孔子将人类每十年分为一个阶段,并且为每个阶段都取了一个名字:20弱冠,30而立,40不惑……
40岁不惑的意思就是,人到40岁,应该业有所成,不会因为无业而有所困惑,并对人生或者事业有一定的把握和理解。
这是孔子对40岁人的期待,但是现实中的40岁人却大多生活上失意穷困,缺乏信心;诉求上无法表达,缺乏尊严;心理上严重失衡,缺乏调适。
甚至连孔子自己都感叹过:“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所以,人过40岁应该明白自己,对往事做一个总结,对现在做一个计划,对40岁以后的人生做一个期许,才能真正的做到“四十不惑”。
02
上午,和堂哥开车出去办事,堂哥跟我提起了去年帮我买车的小徐,说明天要去参加他的葬礼。
堂哥无不惋惜的说,小徐才刚刚40岁,听说是因为过度操劳,又离了婚,造成了抑郁,最后亲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我惊讶极了,小徐是堂哥的前同事,待人处事八面玲珑,很会来事。我买车几乎只去过一次,其他的都是他帮忙弄的,给了我最低价的同时,还帮我争取了很多免费的事宜。
然而这才将近一年的时间,就已经是天人两隔。
看着电话号码本里面那个电话和名字,无不让人感叹唏嘘。
人到中年,生老病死总是无可奈何,往往上一眼见到的人,下一秒就永远的消失了容颜。
尤其是人到40岁之后,身体进入了全面衰老的时刻,会伴有各种精神和身体的因素造成劳损。
心理学家将这部分人群称为“失意群体”,与年轻人的朝气,适应力,体魄和聪明相比,“四零”人员更难通过学习知识技能改变生存现状,一旦事业无成,家庭败落,更容易对生活产生绝望情绪。
记得在知乎上曾看过这样的段子:
人到中年,就是一部西游记!悟空的压力,八戒的身材,沙僧的发型,唐僧一样絮絮叨叨!最重要的是离西天越来越近了。
这是一个尴尬的年龄,就像张爱玲所说:“中年男人总是会感觉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它可以依靠的人。”
因此,对待这个“连想死都死不了”的年龄,“生命质量”变成了生活的主旋律,有些“耗命”的钱,千万不能去挣,否则消耗的心血,那是你永远也要不回来的,出现“人在天堂,钱在银行”的悲剧。
1.不要做太耗损精力的工作
40岁的人,生命进入了中转站,对于年轻人的优势早已不是体魄和精力,而是经验和心态。
他们有更多的人脉和眼光看待事情,有更宽广的心胸对待人人事事物物,也有更成熟的心态对待整个世界。
有心理学家曾说:心态的好坏直接决定你变老的速率。所以具有好心态的人变老的速率也会不断变慢。同样,心态不好的人,对待事情投入过多的精力,不仅让自己加速变老,精神衰弱,而且急于求成的结果,大多可能是无用功,得不偿失。
这个时候多留一些时间和朋友相聚,学会养生的哲学。在工作上也放松心态,做好“尽人事,听天命”即好,不要过多去想一些有的没的事情。
多出去跑步,锻炼身体,将身体保持在健康状态。同时早睡早起,用20岁的心态,过30岁的生活,享受40岁的人生。
2.不要触碰“黄赌毒”
40岁的人大多会进入倦怠期,对于生活,婚姻疲惫不堪,感到空虚的同时,还渴望刺激和超越。
这个时候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底线和原则,绝不碰触“黄赌毒”。
它们就是色彩妖艳的毒蛇,一旦触碰就会缠住你的全身,吸食你的精髓,血肉,甚至灵魂。
记得吴彦祖出演的电影《门徒》最后有这样一句话:
人为什么会吸毒,归根到底就是因为空虚。
这个时候就一定要多读书,努力提高自己精神状态和思想境界,用多层次的思维方式去体悟人生的真谛。
同时,汲取新的知识和方法,将心寄托出去,可能是某个未来可及的目标,也可能是儿女的教养,可能是弥补年少的一些遗憾,反正重点就是通过读书,找到排解空虚的方法,开卷有益。
3.绝不压抑内心
有人说:人到40岁,谈情已老,谈钱太少,谈死尚早。这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坚强、独立并不是中年人唯一的选择,寂寞的时候可以找朋友出去唱一唱,伤心的时候依靠一个肩膀去擦擦眼泪,悲伤的时候找一只耳朵去说一说,聊以慰藉走到绝处的相思。
将内心的压力正确的发泄出来,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去面对琉璃般的生活,海阔天空对待每一天,绝不画地为牢,自困形役。
如同猫黍在一篇文章所说的那样:心,若不为形役,即为自由。
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