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HIV越来越疯狂了,而是越来越多的HIV被关注了。
新闻报到越来越多了,大家的预防的意识开增强,预防方法被大家讨论,传播途径被大家关注。
这个问题在国家没有正风肃纪之前,这个问题是一个小问题,引不起足够的关注。
这里有一个《21世纪经济报道》官方账号报到:10月2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福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2017年底,全球有7700万艾滋病感染者,3500万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存活患者3690万人;截至2018年7月31日,全国报告现存活HIV/AIDS共831225例,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86890例。
这个数字是官方数据,是已经统计在案,必然存在数据不完全,潜行患者和正在被感染人群不在此列。与全国车辆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比,他是一个小数字,但是为什么这么猖獗,热点这么高,原因是感染人群是一群经常玩手机,没事干,瞎聊骚,胡嘚瑟,乱约炮的人,这群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把一个小从事件放大成一个巨大问题,谁是核心谁的传染力更强。这就是完成艾滋病火爆的根源。
应对HIV,你有具体办法吗?没有!上天给了你一个天使之棒,你却用它来搅屎。我们从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主任吴尊友展示这样一组数据:从2007年到2015年,全国每年报告学生感染人数分别是:234、482、658、794、1074、1387、1607、2552、3236例。 同时在校园中,男同性恋群体已成为大学生艾滋病防控重点,之前桂林疾病控制中心在桂林某高校会议上公布的《桂林市大中专院校感染HIV统计表》显示,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理工大学等6所大学中,共检测出35人感染HIV,33人为男性,其中22人通过男男同性传播。
为什么大学生是HIV的重灾区和高发群体呢?手机!对就是这个手机,大学生啥都会,玩手机玩的最好的群体,这个群体具备无师自通的能力,抖音快手里都是他们的DIY,都是他们的奇葩说,都是他们的新发现,都是他们的经典和杰作,自然在HIV领域,他们是不会自甘落后的,他们就是先锋勇士,就是强悍的试错群体,老子天下第一的张狂,让他们对后果和代价近乎到一种无所谓的地步,他们只为刺激,达到了不作不死的地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加入某“男同交流交友群”,看到不停有人发送类似“23-185-74-0”的数字串,观察他们聊天记录后发现,“23”代表年龄,“185”代表身高,“74”代表体重,而“0”和“1”相对。在某大学就读的男同性恋小良(化名)对记者解释说:“‘0’是‘受’,属于性爱关系中的被动者,‘1’是‘攻’,属于性爱关系中的主动者,这种说法的性暗示意味较强。” 在QQ群中,发这串数字的目的是方便男同性恋网友互相挑选,用他们的方式讲,就是寻找适合自己的对象,进行“419活动”,“419”的英文音同“For One Night”,即一夜情。除此,群中还频繁出现各种性暗示词汇,不断有人发“求资源”或“10元20部”的消息。
还有前一段时间有一则报到:一个女孩通过聊天软件,认识一个男孩子,通过交往,女孩以为自己遇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当他们发生性关系之后,在她生日的当天,收到的生日礼物,却是一套寿衣和一个花圈和欢迎加入艾滋病俱乐部的邀请微信。
一切恶魔都隐藏在黑暗中,HIV也是如此,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要试图通过侥幸、投机心里获得自己的想要的东西。一切来的容易的,那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恶魔的陷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