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的初三男孩小杰刚刚写好两份数学中考模拟试卷,打算休息片刻再转战最让他头痛的英语试卷。客厅里一片狼藉,6岁的弟弟正将家里的沙发当作假想敌,嚯嚯哈哈的玩得开心。见哥哥终于出门了,弟弟立刻热情地邀请哥哥加入他的游戏。小杰也正想换换脑子,随即与弟弟战成一团。短暂的快乐时光,小杰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英语老师那张严厉而又没有表情的脸,一阵心烦,下手竟下意识的重了许多。只听“哎呀”一声大叫,弟弟被小杰推倒,一头撞到木质沙发上,顿时鲜血直流……
看着哇哇大哭的弟弟和迅速流了一地的鲜血,小杰几乎快要吓傻了,在厨房忙着准备晚餐的外婆闻声赶来,见状连忙拿干净的毛巾给弟弟止血,同时吩咐小杰打电话给120急救中心,通知仍在公司加班的爸爸妈妈直接去医院……送走外婆和弟弟,看着沙发旁尚未收拾的一滩鲜血,小杰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和恐惧之中:我竟然亲手弄伤了弟弟!流了这么多的血,弟弟会死吗?爸爸妈妈会怎么看我……
如果你是小杰,会怎么做?如果你是小杰的爸爸妈妈,又会怎样来处理这件事?
按照《亲密关系》的作者克里斯多福.孟的观点,遇到问题的时候,人们首先会采取的位置是“受害者”,即使只是短短的几秒钟。受害者经常觉得被问题压得喘不过气来,甚至到完全瘫痪的地步。15岁的小杰当时所体验到的应该就是这样的感觉。他可以打电话跟父母求助吗?可爸爸妈妈此刻的心思应该全部在受伤的弟弟身上,劈头盖脸的训斥、痛骂小杰一顿不是没有可能,还会来关注到这件事有没有给小杰留下心理阴影、甚至让小杰一辈子对弟弟心存内疚与自责的心理伤害吗?克里斯多福接着表示,受害者必须与这种类似于恐惧、自责、后悔、内疚等等庞大的力量对抗,但是除非有外力“奇迹般地”出现来帮助受害者,否则单凭自己的力量,受害者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小杰已经没有力气再去考虑英语模拟试卷尚未完成的事情,他必须立刻找到能够帮助自己的人!拿起做英语听力的手机,小杰登录妈妈的QQ号,进入家长群,找到同桌小施妈妈的QQ号,申请添加小施妈妈为好友,备注写明是小施的同学小杰,接下来就是等待了。在平时与小施的聊天当中,小杰了解到,小施妈妈是律师,爱好阅读,对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等都有涉猎,与女儿小施的沟通一直很顺畅,而且很深入,或许她能给自己提供一些参考。很快,小施妈妈通过了小杰的添加好友申请,简单的问候之后,小杰直入主题:阿姨,我遇到了一件事,希望能得到您的帮助。小施妈妈似乎并未对这次突如其来的求助表示出诧异与不耐烦,只是让小杰再描述一下事件发生的经过,偶尔会询问一下小杰的心理状态和想法,面对小杰的恐惧、自责与愧疚,小施妈妈表示理解,大多数时候都是小杰在说,渐渐的,小杰的内心平静了许多,虽然对弟弟的受伤仍然充满了心疼与愧疚。
卡尔·荣格常说,问题不能被解决,但人可以成长从而跳脱问题。在小杰无意间致弟弟受伤的事件中,向同学的妈妈求助并不能让时光倒流,或者让弟弟的伤神奇的消失。出于自我保护的心理因素,小杰可以采取一个比较好的位置来处理他的问题,比如,他可以把问题怪罪到别人的头上:弟弟太顽皮,或者家里的地太滑,甚至,老师不应该布置那么多的作业……只要可以找到人来怪罪,就可以不被惩罚——至少可以暂时躲一下让自己心安,可是,一味地抱怨指责别人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
这两天,周边人都在讨论上海 17 岁孩子跳下卢浦大桥身亡的事情,我当时没看视频,以为不是大事。可当我看到一些动图,真的每秒都是心惊。孩子决绝的样子,肯定是绝望极了。
这事件和几年前泰国超市的父子情形很相似。因为孩子沉迷游戏,父亲把手枪上了膛,原本是假装吓唬儿子的,没想孩子竟然就开枪自杀。父亲以为孩子开枪示威而已,还打了孩子一巴掌,但那时孩子已经没气了……父亲瞬间崩溃。
据报道,男孩跳桥当天,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事后又遭其母亲批评,于是冲下车毫不犹豫从卢浦大桥跳下去了。有人说是这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弱,有人说是妈妈教育有问题……非当事人,我们也无法评断。
但有一件事可以想象得到,妈妈能够将车停在车来车往的卢浦大桥上训斥孩子,这个男孩平时受到的怪罪一定不会少。可是,一味的怪罪与指责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很多时候,诸如和父母吵架、和同学争执、被老师训斥、犯错了怕被惩罚……等等这些在成年人看来无关紧要的鸡毛蒜皮小事,甚至不能称之为“事”的起因,都能成为孩子结束自己生命的理由。生存不易,很多时候,我们真的需要给孩子列一张“生命清单”,这些清单构成了孩子生存下去的理由。
卢森堡博士认为: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给我们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伤害更令人痛苦。
女儿曾经说过,每次我觉得身边有太多破事的时候就想想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这些算什么啊?人类能存在就不错了。小破事也是因为存在才能体会到的,爱也是人才能体会到的,虽然人不完美, 但有价值。女儿的想法似乎没有那么积极上进,也不符合正能量的要求,却让我这个做妈妈的感到无比的踏实与安心。独自在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求学,遇到的困难、挫折与挑战肯定不会少,但有这样的心态兜底,至少我不用担心她会做出过激的傻事来。
又或者,小杰开始反思,如果自己一直待在房间里做作业,就不会发生这件事了。我们心中的拯救者所做的事,就是努力地让我们处在没有痛苦也没有问题的理想境界。怕麻烦的人麻烦多,如果这个世界上既没有了问题也没有了痛苦,社会还会进步吗?人类还有存在的必要吗?重要的不是消灭问题,而是如何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
正如克里斯多福.孟所说,扮演拯救者的时候,你以为自己可以想出办法来解决所有的问题,但事实上,拯救者本身也是问题的一部分。因为这样,所以你会相信世界上真的有受害者,他们如果得不到帮助(包括经常聆听我们祈祷的“神”),就没办法突破自身所受的限制。这等于否认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可能性——每个人的心中都拥有他们所需要的所有事物。其次,拯救者只不过是受害者所创造出来的人物。创造拯救者的目的,是为了逃避痛苦、感觉自己很重要,以及得到“正面”的感觉。拯救者的存在,恰好能与迫害者及受害者的负面特性产生互补的作用。所以,拯救者是为了应付问题才产生的,因此他永远只是问题的一部分。他会四处寻求答案,但他能仰赖的只有旧的“知识”,所以他依赖的是过去,而不是当下的决断。
很多时候,除了问自己之外,我们必须另外打开一个知识来源,才能学会正确的处理方式。就像15岁的小杰所做的那样,面对所有无法解决的问题时,问问自己,我们是不是已经穷尽了所有可能?问题不能够解决,是因为我们在非常有限的知识来源中寻找答案,却不懂得运用我们的想象力和直觉来突破问题的框架。只依赖旧有的知识,人们永远没办法成长——唯有吸收新知识才能成长。不得不说,小杰这个孩子不仅会求助,而且非常会选择求助对象。感叹于这个孩子的求助意识和求助的勇气,而且还是向不熟悉的同学家长提出。正常情况下,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三男孩,是不大会想到这些的。
虽然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但还是有一些原则是共通的。比如,要解决问题,必须先跳脱问题的框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