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池州市殷汇镇杨桥村秋浦河、牌楼河交汇处即琅山下的玉镜潭。
《江南通志》第十六卷记:"琅山在府城(池州)城西南八十里(今贵池殷汇琅山),下有玉镜潭。”
陆游《入蜀记》:“贵池,去城八十里,叠嶂如屏,贵池(玉镜潭)在其下,江之一支,别汇为池,四隅皆因山石为岸,产鲤鱼,金鳞赤尾,味极美。本以此得贵池之目。”
现《中外旅游地理趣闻大观》介绍:“南梁昭明太子钓台,在安徽省贵池县的玉镜潭,是中国古代十大钓鱼台之一。”
另据《秀山志》载:"宋朝端平中毅斋陈应直在潭边岩石上刻下潭名'玉镜潭'三个大字。"今仍可见。
相传昭明太子游秋浦,曾在玉镜潭牯牛石上垂钓,后人尊这块牯牛石为昭明钓台。正如古人诗云:"碧潭如镜水潺潺,钓台横欹潭水湾。帝子一时留玉践,士人千载指琅山。"
玉镜潭不仅因昭明太子垂钓得鱼而闻名,更因"玉镜潭"独处的环境,形成独特的风貌所致。
玉镜潭,地处秋浦河和神仙濠两水汇合处。每年四五月间,为江南汛期,每逢此时,江水倒灌,梅雨连绵,山洪暴发,秋浦诸水汹涌澎湃,飞流急旋,直扑琅山,绕琅山崖而去。秋浦河自南而北,神仙濠自西向东两水汇合处成了九十度直角,从而在琅山崖牯牛石处形成了一个深潭。此潭深不可测,不因洪水暴涨而波涛汹涌,也不因水退波平而失之。从而使玉镜潭和昭明钓台更加神奇。
究其原因则是,当秋浦水自南向北飞流直下遇琅山巨石(即昭明钓台)阻隔,本该浪盖琅山巨石而北去,但此水在这里遇到了另一条大河神仙濠之水,自西向东而来,其水主流直对秋浦主流,使秋浦主流不得不向东偏离,过琅山巨石北去。虽说风高浪急,但其浪不能盖过巨石。远远望去,处在风高浪涌的昭明钓台已淹没在洪峰中,而实际上昭明钓台滴水不能进,干燥如常。玉镜潭遇洪水而不惊,这应为天下奇观。笔者生在秋浦,少年时代曾多次在洪水到来时临昭明钓台而望水势,钓台无水。今因河道淤塞,此景观不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