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疫情严重的时候,同事们都在传有夫妻二人投保隔离险,因为前段时间西安疫情居家隔离,而获得了每天200元的隔离补助,而隔离30天,两人一共获取1万2千元的隔离补助。因为传言传的很广泛,就让很多同事起了也要投一份隔离险的心思,于是大家都纷纷在找各种隔离险,看哪个更划算,大家一边研究条款,一边分享着哪种隔离险更划算的话题,性急的同事,已经完成网上下单投保成功。
这时,旁边的小强总,慢悠悠的掏出手机,大家纷纷给他支招,推荐投哪个更划算,他笑嘻嘻的点头,说:不管能被赔付多少钱,我先拿住我手里的这六十五元钱不花出去就好。
果不其然,没多一会儿,大家就发现条款中的天然限制条件,有的是必须还有政府的隔离通知书,有的需要居委会的证明,还有的需要被政府强制隔离的文件才行。
前面性急的同事,已经开始后悔,而稳如泰山的小强总,则让所有人竖起大拇指,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生活中,经常面临类似的场景,比如单次剪发可能需要99元,但是如果你办卡500元,本次免单,而且还送100元等优惠活动。办卡已经成为商家的一种常规手段,吃饭充值办卡,健身充值办卡,美容美发办卡,曾几何时,我还专门准备了卡包,里面就是放了各种各样的会员卡、充值卡;后来就变成了各种微信公众号、服务号,现在简便到用手机号就可以注册各种会员了。
但是,有多少人会把卡里的钱用完呢?
很少!因为一旦卡里钱不足了,或者刚好店里又有什么活动了,店家就会各种诱惑你继续续费,除非你不去消费,否则很难像小强总这样明智的拒绝各类“优惠”活动。
很多女生喜欢去美容院消费,躺在那里什么都不做,就可以变得美美的。每次去不是这种活动就是那种活动,一开始拒绝,但是每次拒绝就不好意思了。所以,哪怕你脸皮厚一点,想让把卡里的钱用完之后再也不去了,但是总会有各种不知所以的情况,让你继续续费。
怎么破除这种循环?
决定舍弃卡里的钱,不再去消费,也把店里的电话加入黑名单,不给自己再次花钱的机会。
这种壮士断腕的行为,有点类似控制不住自己刷抖音,而选择强迫卸载不安装。
后续养成习惯,一旦发现自己对那个APP有沉溺的现象,我就会强迫自己卸载掉。
只有先拿住自己的时间,才有可能改善自己的行为;
只有先拿住手里的钱不花出去,才有可能攒住钱。
就像在之前的文章《钱都去哪儿》里面说的一样,开源节流,先得知道钱流向哪里,才能知道怎么管。
时间和金钱都是一样的,它们的天然属性就决定它们是流动的,只有让它的流动对自己是有益的,才能给自己带来更有价值的事物。
所以,先拿住手里的钱,将它花费在有价值的事物上,时间也是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