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
搞了一天的英语,不能太急,要慢,一步步把思维和方法用进来。之前每次都很着急,没有读懂。虽然方法还不是非常熟练,但是多运用,多练,要达到一定数量,量变引起质变。
思维的抗衡,是个挣扎的过程,但是还是要去战胜它。
上个星期做的几篇阅读,对了答案。发现错了很多,今天仔细一看,发现答案和选项对不上,并不是自己选错了,而是选项的顺序不对。之前都一直在怀疑自己,怎么会错那么多。原来没错,是答案得问题。
昨晚上完形的课,太耗脑子了,一个半小时,我听到一个小时的时候,就已经转不动了。同义替换,需要找寻通篇逻辑,不是单看句内,上一段得内容也要兼顾,思维要有多维性。有时候就是兼顾不了这么多,只能看到一两个方面。还是做的少了,训练没到位。
一句话的同义替换,可以是在词上的替换,这是最简单的;也可以是句式结构上的替换,再保持一致的意思,这些都是替换。句式结构上的最绕,一句话,反着说,很容易绕进去。特别是很长的情况下,读不懂就会绕进去。
二、翻译
翻译是三天前做的,2023年英语一,把英文翻译成中文。今天我再来对照中文,翻译成英文。发现一些地方就对不上去,一是隔的时间太久,二是没有弄明白句子间的关系,特别是层层叠加的,拆分不到位,就会导致翻译不出来。
当然还要兼顾中文的表达,中文多动词,英文多名词,要善用弱势动词来过渡,这样就会出现很多非谓语,如to do ing ed 等来体现中文的动词。
今天做的时候,把第一遍翻译的再次做了一些修改。比如
围绕人工智能数字营销方面的使用,已经有了一些研究。
改后:用人工智能去做数字营销,如今已有一些研究。
把动词给翻译出来了。用...做。
动词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先后顺序,这个需要根据文章内容来确定,先做什么,才能有下一步的行动。顺序很重要。
总之,还是要在拆分句子结构上,多下功夫。把主干和树枝理清楚来,这样才能知道在说什么大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