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有无相生——解析《道德经》第二章

有无相生——解析《道德经》第二章

作者: 模型思考力阿拉丁 | 来源:发表于2019-01-27 11:26 被阅读37次

          前记:前段时间,了解到亚里士多德的“第一性原理”:世界基本的命题和假设,不能被省略,不能被删除,不能被违反。我问了问自己,我自认为是一个很爱学习的人,可是我阅读和学习的内容是不是属于“第一性原理”呢?接着,第二个问题随之产生:“到底需要阅读和学习什么,才能保证自己学习和运用的是“第一性原理”呢?”于是,我决定用RIA学习法对中国传统智慧《道德经》做一次详细地理解和拆解,探索“第一性原理”思维模型。

    道德经

    【R:阅读原文片段  片段选自《道德经》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I:重述原文】

            这一段是《道德经》的第二章,是老子给整篇的核心思想中“有和无”之间的关系所做的说明,并提出了圣人的标准。

            第一句,天下皆知,意思为“众所周知”,也就是说,这个观点,是大部分人认可的。这是一个什么观点呢?如果把“美”称之为“美”,这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很糟糕的事情(斯恶已),因为当你确定了“美”的标准,就会自然地把其他不符合标准的划到了“不美”之列,而这种自以为的划分,本身就是一种很糟糕的事情。

    美之为美

            同理,“善”的评判也是一样的道理。所以,这句话是想告诉我们,主观意识上的“评判”、“结论”、“评价”,都不是应该有的态度,连世间天下人都追求的“真善美”都不能以主观标准去“区分”,何况其他的内容呢!

            为什么呢?接下来的六组四字排比,揭示了世间万物之间,表面上是矛盾的,相对的,但是矛盾之中又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而且矛盾之间也是相互发展的流动关系。

          有无相生,当你拥有持有某些实质和非实质的事物时,比如:金钱,物质,健康,时间,情感,情绪等,你终将使用它们,拥有的越多,对它们的安全感越足,越不在乎它们,最终会出现纵容自己放心使用,甚至挥霍,那么,当拥有的事物被挥霍一空之时,“无”就产生了。

            所以,“无”是从“有”中而来,越“有”就越容易“无”;而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某些事物即将“没有”,或者确实“没有”,这种“无”造成的“稀缺”感使得我们开始专注于这些事物,不再过度使用,或者不再使用,渐渐的这些事物,又从“无”变成了“有”。这就是“有无相生”,任何事物,不会恒“有”亦不会恒“无”,而是在有无之间转换。

            因此,任何评判标准的划分都是暂时的,不合适的,任何结论的得出,都只代表当下,有时更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当下。

          之后的五个排比:“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就都是加重对前面“有无相生”的论证,当确定了“难”的标准,那一定就有了相对容易的事情,而难的事情你面对得久了,经常去突破它、挑战它、克服它,久而久之它也会变得容易,随之将会产生新的困难;长和短、也是相互比较才出现的,如果没有比较,如何界定长短呢?如果不去比较,哪里有长短之分呢?……

    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 前后相随

          在我们现代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看到一些什么定标准、作评判、下结论、作比较的现象呢?

    1、总是用高标准要求别人,甚至用道德、价值观去绑架他人

    2、心中带着成见、偏见去看待一些人和事

    3、急于下结论,并用心中已有的结论去对待事物

    4、总是在比较,比工作,比生活,比爱情,比学习,比孩子,比婚姻……比较中失去了自己

          这些做法和心态,不正是我们这个社会到处充斥着浮躁和戾气的主要原因吗?

          那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其实这一段后面,老子提到了“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圣人”这里是一个代词,没有标准,没有名字,为什么呢?

        《道德经》开篇就在讲“名不可名”,这一段一开头就在讲“不要定标准”,那么老子怎么会给“圣人”定标准呢,怎么会给“圣人”命名呢!所以这里的圣人就是一个大家可以意会的人,要达到这个人的程度,有两个原则:“处无为之事”和“行不言之教”。

          前一句被很多人误解,以为“无为”就是“不作为”,其实不是,“为”应该作“违反”解释,“处无为之事”的意思就是“别去做违反普世规律和自然法则的事情”,“行不言之教”的意思就是“言传不如身教”。孔子《论语·阳货篇》中也有这样一句话:“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也是深有“不言之教”的体会。讲多了没有用,要用行动去打动对方,身教还看不懂,那就是对方的事了。

          为什么说达到这两个原则的人就是圣人呢?因为世间的自然规律就是这样的: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这句话中,“万物作”的意思是说:万物生长、造作,“辞”是推辞,干涉,也有离弃的意思,这里少了一个主语,到底谁任由“万物生长、造作、发展”而不加“干涉”呢?《道德经》老子为了解释什么是“道”,所以这里的主语就是指“天地间的道”,这句话是指天地之道任由万物生长发展但是不干涉,不离不弃,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替他们做了很多事情,养育他们而不仗恃己力,成就万物而不自居其功。

          这些是天地之间的自然规律,也是老子阐述之所以圣人要“处无为之事”和“行不言之教”的原因,万物的生长、发展,“道”起了很大的作用,可是从不居功,从不向万物展现自己的存在感,就是因为它的不居功、不自恃、不占有,所以它永远存在,所以它不朽,“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不去”即为“不朽”。

          总结一下:

    1、看清楚世界的运行自然规律,顺应社会的普世法则和发展大趋势,不去违反,顺势而为

    2、做好自己,无论在哪个领域:工作、学习、婚姻家庭、社交沟通、 亲子育儿......不居功,不占有,不自恃,这也是天地自然之道。

    3、所有的失衡其实来自于“比较”、“标准”、“评判”,调节自己的“评判心态”,内心才能得以平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无相生——解析《道德经》第二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ylw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