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听书】《这是真的吗》— {美}乔尔·贝斯特

【听书】《这是真的吗》— {美}乔尔·贝斯特

作者: 立君说C | 来源:发表于2024-04-26 22:00 被阅读0次

这本书的副标题很有意思,叫:“如何避免成为乌合之众”。之前有一本非常著名的大畅销书,是法国作家勒庞写的《乌合之众》,主要研究的就是大众群体心理,入选了改变世界的20本书之一,被誉为群体心理学研究的开山之作。

回到阅读本书上,️两个非常重要的价值,第一个好处叫作学会使用批判性思维,第二个好处是可以了解社会学家到底是做什么的。

首先要理解什么叫批判性思维?简单概括来说就是用证据评判断言的技能。

这其中很重要一个词叫断言,那我们理解何为“断言”就很重要!断言就是一个结论,有人告诉你这么一个结论,你需要怎么评判它们正确与否。比如有人告诉你“抽烟不利于身体健康”,或者“上大学会使你的收入更高”,这都叫作断言。

南宋丞相抗元民族英雄文天祥在绝笔《衣带赞》中的一段赞文曾写道:“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无独有偶,北宋大儒程颐也曾说过一句话:“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

所以我们读了那么多的书,不是为了简单学习知识,本质是为了读懂其中的道来去明辨是非,学会用证据来评判断言,因为是非决定人生成败,而如何能够明辨是非就需要我们能够依循自己吾性自足的良知去做出判断。

当一个人缺乏批判性思维时,很容易出现两种状态,用作者精炼总结的两句话来说:第一,耳根子软;第二,容易受伤。举个生活常见的例子,上年纪的老人经常会被电视购物所影响而选择相信它,这就是耳根子软。

批判性思维有3个基本要素,包括根据、理据和结论。其实批判性思维有难度上的差异,最容易的是针对那些你讨厌的人进行批判性思考,你跟这些人不是一个阵营,你看到他就不喜欢,所以对于他说的话,你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质疑,要么质疑他的根据,要么质疑他的理据,当然最终是为了质疑他的结论。

稍微难一点的是质疑那些你认可的人,比如你的家里人、你喜欢的老师、朋友。难度最高的是对自己的思想进行批判性思考。绝大多数人这一生中所吃的最大的亏,都是因为自己骗自己。

就是自己有一个坚定的想法,然后一直认为它没有任何错误,不能够被质疑,甚至被别人质疑了,你还会生气。因此,批判性思维的最高境界,是学会批判自己的思维。

书中分享了一个叫作有缺陷的日常论证的情况,其中️一点,自己真的是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甚至自己也经常使用但之前完全不自知,那就是作针对人身的论证,通俗来讲就是给人贴标签。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辩论,往往不是辩论事情的是非对错,我们是直接判断“这个人是个坏人”,我们只需要给他贴上一个标签,就可以忽略他的言论。比如“不要理他,他是个神经病”。你是不是也经常听到类似的语言呢。

社会学这个学科很有意思,尤其是社会学里的定义是非常难做的,我们很难清晰地界定出一个准确的定义。比如“内卷”这个词的概念,现在和之前的概念是完全发生了蠕变。

因为社会学主要就是研究社会当中各种各样规律,而它研究的也只是趋势,然后去寻找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当然有一个人生真相:即人生重大真理是行为作用与反作用,即种好因得好果,种恶因得恶果,谁也逃不过这个本质规律。

这就提醒我们要拥有批判性思维,学会时刻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并反省引导修正,因为人特别容易产生偏见,所以我们还要认识与应对自己的偏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书】《这是真的吗》— {美}乔尔·贝斯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yno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