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

作者: 一许青衫一 | 来源:发表于2019-12-23 10:58 被阅读0次

概述

记录平时偶得的灵光

社会道德要求与自我本质真实要求

活到了现在,发现有的东西我不一定喜欢,但是随大流,以社会对于自身所处的群体的要求,来当做自己的要求喜好,不能正视自己,了解自己的真实喜好。

自我认知与思维的断裂

自从高中以后,直到大学毕业。我对于自我的认知,喜好都断裂了,大部分心思沉浸于网络小说和追女生上面了,对于自我的心思很少。对于游戏,只是为了粗糙地体验不同的游戏,或者说大家口中的"好游戏",没有遵从自己的心去找到内心真正喜欢的东西。

习题集的存在的必要性

在学习一些学科知识时,经常会需要进行一些习题集,进行固定习题的训练。就像数学一样,那是因为知识太多,对于那些公理一样的知识,是数学世界的基石,我们需要不假思索的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去解决复杂的应用问题。而不必要纠结于,基础知识的是否正确与怀疑。这就是高中时候,我对于一些基础知识的怀疑的原因,经常发生于考试时候。然后,笼统的来自于老师的答案就是——”题目做的少了“。自己也欣然接受,却对于该问题没有进行深一步的思考。
在学习,JS的操作符的时候,那些固定的运算法则,很绕,很难记住。这让我想到了,习题集的重要性。因为我们需要大脑把精力放在应用,而不是底层无意义的纠结。

运动与健康

一个胖子无论健康状态如何,他的精力一定是不够用的,因为人整体上输出的能量是一定的,胖子需要更多分量的能量去维持多余的脂肪的代谢,换言之,用于其他地方,例如思考,锻炼的能量就少了。表现出来的就是,不想运动,觉得运动很累相比较于带来的舒适感,并且容易犯困,造成一天之中思考的时间少了很多。
打破这一困境的办法,目前我的方案是在于两点,第一是固本,减少精力的额外浪费,例如手冲。第二,主动,半强迫半自主的去运动,先从跑步开始,因为跑步带来的是运动的自由,映射出了心灵的自由,进而影响了情绪的起伏。

热爱生活

昨晚和爸妈视频,突然发现自己情绪不高,语气也不算很好。但是我心里却是保持的是好的状态,身体表现出来却不一致。这让我意识到我,有时候也很冷漠,并没有我想象中的温润。这一点尤其是,回家更加的凸现出来。
再仔细延伸一下,有时候情绪的低落,对于日子重复的忽略,本质上是缺乏了对于生活的热爱。花满楼,算是我理想中的一个人物形象,对于生活,对于生命的热爱。我想做到热爱生活,这太大了,先从小处开始。先热爱自己,整理房间,收拾衣服,研究食谱。再热爱家人,多聊聊天,多关心父母,理解体谅父母的局限。从而发展出来,热爱生命。

书本与生活

对于我们不懂的东西或者没接触过的东西,我们通过看书,视频去学习,去了解触摸作者的内心。但是此时我们往往会犯一个错,那就是以作者的经历与感触为蓝本,而忽略了自己的现实和内心所想。换句话说,学习知识,技能,最终的目的是应用在自己的生活与内心上,要以己心为根本,不要盲目代入作者的视角,发掘自己的心灵,完善自己,这是我们的根本目的。切记不可忘记。

驳杂的世界观

身处知识爆炸的时代,或被动或主动的接收各种各样,各种流派的碎片知识。像海啸一样冲击着我们的内心,让我们的内心与大脑沉浸迷失在信息的浪潮中,无法形成自己的观念,自己的认知。

学习知识的目的

如今的中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经济与政治形势错综复杂,浅薄的知识是无法看破迷雾。活着,总需要知道所处的地方与将来发展的形势。

关于日本

那本有名的讲述日本人的《菊与刀》,还没有看。但还是想谈谈我对日本文化的一点见解。日本是个岛国,领土小,则势必不能养成大国的胸怀。至于文化,将从中国学来的某一点深入,本土化。另辟蹊径,或者说剑走偏锋。

时间真的能够改变一切

当我们遭遇挫折时,会看见或听见这样的话:时间久了,就好了。或者是现在你觉得重要的事情,等过几年就觉得不过如此。说此话的含义是安慰你不要将眼前的事情看得太重。刚听见时,我觉得有点道理,但是还存在一丝不自然。往后仔细品味,发现这句话实质是忽略过程,注重结果。类似于只吃最后一个包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素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ynv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