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8589278/64485024a1ffc967.png)
不知道从哪天起,一部分人开始寻找纯天然食材,有一次,本单位的杨校长经常去百十公里左右的山里玩,一次看到农家户用老碾在碾压小米,就是去掉小米的外皮,上前询问卖不卖?回答是肯定的,然后说碾一袋子需要多长时间后,就把汽车停留在旁边,去山村里游玩了。回家时再拿碾好的小米,像这样的事情,不止一个人在做。尤其是对老碾的情有独钟,我写老碾的话题也不是一两次了,毕竟我小时候也看过大人们如何使用碾子,小时候常常会看到大人们,绕着碾子转来转去,不知道转的晕不晕,也不觉得累不累?有时候会把家里的牲口套上去,就这样一转就是半天。如果是一个人去推碾子,还真的推不动,必须有驴或者马拉着才行。
在记忆中,这种由石头凿成的碾子相当的笨重,往往会在村里一个固定的地方,我们称之为“碾棚”,碾棚里打扫得非常的干净,因为这属于公共物品,一个大圆石,在一个大石板上来回滚,中间由木头固定住。
这样看似简陋,大概五六十年前,实际上用处非常大,在农村这样的东西非常的常见,家家离不开碾子,磨玉米,磨黄豆等等,只要是需要碾压的农作物,都可以在上面磨,而且磨出来的农作物非常的好吃。
记得在李大钊故居一进门左侧,就是一个老碾,讲解员讲解:如果家里自己有老碾,那就是相当富裕人家了,不用排队去公用的老碾那里碾压的农作物了。
前些天我曾经问村里老人,为啥不多碾压一些玉米或者小麦呀?这老人叹了口气说:谁家有那么多粮食可吃啊!我瞬间无语了,不知道当时的人有多苦,每天为粮食发愁是啥滋味!生活在当今社会,真是享福了。
曾经的石碾子,在老村静静的时光里,不知碾过了多少阴晴圆缺,在历史的悠悠长河里,不知碾出了多少悲欢离合。石碾子远去了,可她给人的思念就像高悬夜空的启明星,于迷茫中指引前行的方向……
![](https://img.haomeiwen.com/i28589278/05dde86cccd59e98.jpg)
网友评论